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稻蝦共作闖出致富新路

——一粒中國大米的故事②

2020年09月10日 15:44  |  作者:郁靜嫻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在各地稻米的陣陣清香里,不僅飽含著豐收的味道,更折射出種糧者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方式的主動作為。

  

“稻在水中長,蝦繞稻邊游。”近段時間,南方地區的許多稻蝦田陸續迎來又一輪小龍蝦捕撈旺季。在江西都昌,稻田養蝦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為當地農民帶來畝均純收入3000多元。相比單純種水稻,產值至少翻了一番,稻蝦共作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新門路。

我國擁有悠久的稻田養魚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就曾過著“飯稻羹魚”的自給生活。作為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一種,稻蝦共作之所以能成為農戶的重要增收途徑,不僅來自每畝多產出的百余斤小龍蝦,也來自水稻品質的同步提升。相比普通水稻種植,該模式能實現糧漁雙贏:與蝦共生的水稻不打藥、不施化肥,游弋水中的蝦苗能松土、攝食害蟲,糞便還可肥田。市面上,這樣的綠色蝦稻米比普通稻米貴好幾倍,有的甚至能賣到十多元一斤,蝦稻米也已成為城市餐桌上備受青睞的大米新品牌。

近年來,隨著租地、農資、人工費用的上漲,種糧成本有所增加。可以說,稻蝦共作的種養結合模式,折射出的正是糧食種植生產方式的調整。一頭是傳統種植效益下降,另一頭是市場對于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增長,怎么種地才更掙錢?種糧者必須從種植模式上轉變思路。都昌推行稻蝦共作,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帶動昔日沿鄱陽湖邊的低產荒地改造成為稻蝦田,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從稻蝦共生、稻蟹共生,再到稻鴨共生、稻蛙共生,越來越多的農民在稻田展開多元嘗試。

調整農業生產方式,關鍵在于因地制宜。一方面,要通過組織方式上的配套完善,讓新的種植模式發揮最大效能;另一方面,也要根據當地氣候和現實資源,做好田野里的“加減乘除法”。比如,安徽廬江堅持用地與養地結合,在冬閑水稻田里種植適宜當地氣候的綠肥作物紫云英,使土壤有機質含量明顯提升;黑龍江綏化西南村利用土地集中連片的優勢,打造集生產、農旅為一體的稻田公園,向適度規模化和三產融合發展要效益。從生產端發力,正是要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減肥減藥、延長產業鏈等方式,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高質量、高效益、可持續發展。

不論生產方式怎么調整,糧食生產這根弦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松。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之所以能得到大面積推廣,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這一模式在豐富稻田副產品的同時,進一步夯實糧食產能基礎,提升稻谷品質。專家研究發現,利用田間地塊養魚蝦,能增加水稻分蘗期和灌漿期的葉片含氮量,提高水稻成穗率,而一些拋荒田塊在此過程中被重新開發利用,有效增加了糧食種植面積。這也要求種植者不能重漁輕稻、舍本逐末,更要避免出現水稻種而不收、以稻為飼、破壞土壤的現象。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放眼廣袤田疇,在各地稻米的陣陣清香里,不僅飽含著豐收的味道,更折射出種糧者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生產方式的主動作為。期待田野里出現更多這樣的變化,創造穩糧、豐產、富農、惠民的多贏局面。

  

【觀點摘編】

稻田里,稻穗金黃、蟹肥蝦跳,農民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河南日報》  

“稻蝦共生”種養模式,實現了農業產業綠色化、復合化、高效化、規模化,贏得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全面豐收。

——紅網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0日 05 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稻蝦 蝦共作 模式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最新国产自产视频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