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產業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顯示——
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面臨重塑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日前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簡稱《藍皮書》),報告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快速提升,以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等為特征的新一輪技術變革正深刻影響著汽車行業,未來汽車核心技術重點已經轉移,產業鏈大幅延伸,產業生態正在重構。
平均續駛里程達363公里
藍皮書指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水平保持快速提升,生產組織方式更加靈活開放,并積極應用數字化、信息化等新技術推動新能源汽車產銷方式轉型。
一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保持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推薦目錄內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分別達到363公里和148瓦時/千克,較2018年初分別提升27%和11%。
新能源貨車平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純電動續駛里程、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同比分別優化9%、12%、13%。
二是生產組織方式更加靈活開放。新能源汽車生產模式正在轉型,積極探索代工和定制化生產新模式,如蔚來汽車委托江淮汽車代工生產ES8、ES6等產品,并與廣汽和長安分別成立純電動乘用車合資公司,共用零部件供應體系、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數字化、信息化技術推動新能源汽車銷售方式轉型。疫情影響下,平臺直銷、在線直播等新型銷售模式快速涌現。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合作共建數字化汽車直銷新零售網絡,并提供送車到家服務;拼多多、淘寶、京東紛紛與主流整車企業合作推出賣車服務,撼動現有4S店傳統銷售格局。
長期向好趨勢未變
藍皮書指出,在國家層面多部門發文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產業長期向好趨勢未變。
2020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拉動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從國家層面來看,工信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發文推動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國務院會議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免稅政策延長2年,有助于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信心,并為新能源汽車企業車型規劃與戰略調整留足時間,減緩車企降本壓力。從地方層面來看,為保障新能源汽車行業平穩度過疫情,各地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國家與地方政策形成合力,為推動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中均明確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公共領域用車中的比例,現階段除城市公交已形成較高的電動化比例外,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車輛電動化水平仍較低。未來隨著車型產品逐步增多、滿足更多領域的營運需求,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當前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正由小批量示范向規模化應用階段過渡,2019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銷量達3190輛,同比增長2.7倍,形成一批以深圳、上海、蘇州、北京、鄭州為代表的百輛級示范城市。2020年4月,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范,中央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
下一步燃料電池汽車逐步示范應用,技術研發、產業鏈構建和加氫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潛力逐步釋放,整體規模有望加快提升。同時,由于我國燃料電池汽車重點布局商用車領域,具備較好的示范運行基礎,以及商用車對燃料電池系統的空間布置相對靈活、運營路線較為固定,對加氫站布置密度需求較小等因素,其有望成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突破點。
繼續堅定純電驅動戰略
藍皮書指出,當前產業形勢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汽車行業下行調整以及疫情影響的疊加,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同時要相信,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國電動化轉型升級的路線沒有變,以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互聯網等為特征的新一輪技術變革正深刻影響著汽車行業,未來汽車核心技術重點已經轉移,產業鏈大幅延伸,產業生態正在重構。
藍皮書建議,下一階段,要繼續堅定純電驅動戰略,全力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首先,努力實現全球引領。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居世界前列,下一階段要著力將市場優勢轉化為技術優勢,在集成創新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原始創新,實現高端突破。
其次,著力推動產業綠色發展。新能源汽車只有解決“一頭一尾”兩個環節的問題才能做到真正的環保,即電力來源的清潔化和動力電池等梯次利用報廢回收方面的綠色化。
三是大力推進產業融合。一方面要促進汽車產業與能源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更加智能化、安全化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另一方面將新能源汽車融入我國可持續綠色出行體系,在蓬勃發展的高速鐵路、鐵路貨運、城市輕軌、綠色配送等出行體系中切入新能源汽車最優的應用場景,匹配最佳的技術路線,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組織經濟合理的運營模式,保障安全可靠的出行體驗,加速構建我國可持續的綠色出行體系。
發力國際市場和豪華車市場
藍皮書指出,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高速奔跑后整裝待發的階段,只有準備充分、心態平和才能在接下來的長跑運動中堅持到終點。
未來10年產業核心競爭力會繼續增強,汽車企業須牢牢掌握幾條主線不松手,這是多年積累的競爭優勢。
總體來看,未來10年中國企業最應該布局的方向是國際市場和豪華車市場。經過新一輪洗牌后,勢必會有相當多的企業掉隊,甚至被淘汰,最終存活下來的企業應該具備五大特征:一是具有科技內涵;二是具有整合各種資源的能力;三是立足于長遠,有定力,堅定不移地按既定方針前進;四是不但有技術,還具備資本的力量;五是有志于品牌建設,下一個10年,再沒有自己的品牌,終將會出局。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汽車 新能源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