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金融科技創新規范服務需求側主題座談會>聚焦
我國金融科技進入安全發展新時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8日訊 今日,《中國金融科技安全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發布。《報告》指出,當前,我國金融科技已進入安全發展的新時代,金融科技創新層出不窮,開啟了從自發探索到規劃發展、從零星開拓到系統構架的轉型。同時,監管科技逐漸從合規管理轉向主動防控,有關監管政策和措施也在創新中不斷完善。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隨著我國金融服務業開放不斷前行,開放領域不斷拓寬,在構建適應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維護金融安全、防控金融風險的要求,加強統籌規劃,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確保金融安全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金融越開放、越創新,越需要強調金融安全。
《報告》認為,金融安全要放到關系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金融創新越發展,越需要強調金融安全,金融科技的發展不僅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為金融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
《報告》作為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在金融科技安全產業領域重要學術研究成果,基于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及其多層次結構,從技術、市場、監管協同發展的視角,在分析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出現的三大轉型的基礎上,結合中央和地方出臺的金融科技規劃和指引文件,梳理總結金融科技領域規劃與布局的特點,分類闡述了金融科技安全發展的技術保障和應用場景。
首次從技術、市場、監管協同發展的視角,基于實地調研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二十多家代表性科技企業、行業協會,結合金融科技主要應用場景和相關金融監管法律法規、政策,對技術平臺、基礎設施、數據、風控體系、法律規制等金融科技安全發展亟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系統梳理、趨勢研判,并提出對策建議。
此外,《報告》以金融科技規劃的內容、作用和影響為主要依據,結合中央和地方出臺的金融科技規劃和指引文件,梳理總結金融科技領域規劃與布局的特點,認為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已開啟從自發探索到規劃發展、從零星開拓到系統構架的轉型。與此同時,監管科技逐漸從合規管理轉向主動防控。加強金融科技統籌規劃,需要大力發展監管科技、風控科技、安全科技,有助于金融科技的健康有序發展。
同時,《報告》基于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及其多層次結構,在分析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出現的三大轉型的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加快金融安全產業布局,完善金融科技安全法制,把有關法律制度當成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建設。針對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補短板,更加系統的進行制度安排。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下的金融科技服務,超越了金融領域,也超越了技術層面,涉及公益、慈善等多個領域,涉及公平、個人信息、數據權力等一系列問題。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維護金融安全,既需要技術創新,也需要制度保障,還需要人才保障。相比之下,人才儲備還非常不足,相應的制度安排依然有待進一步完善。
因此,《報告》認為對于金融科技的安全發展,需要用歷史的眼光,站在更高的維度進行思考。
最后,《報告》結合國外“監管沙箱”探索情況,以及我國監管部門的地方試點情況,對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情況、運行機制進行了系統闡述。在我國金融開放擴大的背景下,為探索金融科技安全發展機制與全球互動、地方落實和機構合規提供借鑒。
《中國金融科技安全發展報告》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六家單位聯合策劃。《報告》自2015年開始,先后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謝平教授、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黃震教授主持編撰,至今已連續五年進行公開發布。《報告》從金融科技發展的歷史階段、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到發展趨勢,記錄了我國“十三五”規劃實施進程中金融科技創新與安全發展的歷史軌跡。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