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宏觀
我國5G應用發展正在走深向實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談5G新動能
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采訪時,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仍在浙江省調研的路上。談到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劉利華對新動能三個字最為有感。
新動能離不開新技術。5G,毋庸置疑是當下我國能夠實現技術彎道超車的快速道,5G的加速應用落地,也會釋放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正如劉利華表示,5G,作為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潛力巨大。
“我國5G應用發展正在走深向實。”劉利華向記者介紹說,在個人消費市場,電信運營企業推出了包括5G+4K高清視頻、5G云游戲、5G+VR/AR等業務,已擁有全球最多5G用戶;在行業應用市場,工業、醫療、媒體、交通等重點行業應用場景進一步明確,VR/AR相關應用、機器人巡檢等低時延應用正在成為新一批示范應用。如工業生產應用中,中國商飛利用5G實現復合材料無損檢測;遠程手術應用中,301醫院利用5G完成遠程操控腦部手術;超高清視頻直播應用中,央視網等利用5G實現新冠肺炎疫情一線云直播;自動駕駛應用中,上汽集團等利用5G實現了高速公路車輛編隊行駛。
“可以預見,5G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引領性技術,將帶來工業革命和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機遇,拓展創新創業空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劉利華肯定地說。
前景可期,但仍有短板。劉利華告訴記者,現階段我國5G應用仍以增強型移動寬帶業務為主,整體發展不斷深入。同時5G在應用落地過程中還面臨商業模式不成熟、技術產業能力不足、應用生態不健全等問題,需不斷努力解決。因為5G只有實現了應用落地,才能真正釋放出經濟發展新動能。
實現應用落地,更多地就需要實現“5G+”,不過,如何充分發揮5G的技術特性賦能各行各業仍是目前全球面臨的共同難題。“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劉利華表示,一是可復制的5G融合應用商業模式仍在探索。由于5G行業應用啟動期資金投入大、投資回報預期不明朗,行業客戶引入5G的動力尚顯不足。目前大部分項目為政府投資或運營商投資建設,尚未形成能實現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二是共性技術產業支撐有待加強。5G技術標準仍在不斷完善和演進,獨立組網、網絡切片等技術尚未實現規模商用。面向行業應用的融合應用技術標準、產品研發仍需要不斷完善,5G模組價格較高,迫切需要通過規模量產降低成本。三是5G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尚不成熟。“隔行如隔山”,5G通信行業與垂直行業存在融合壁壘,二者需要緊密合作,深入探尋行業痛點,找到其與5G結合的突破口,建立有效的產業對接和合作模式。但目前垂直領域的產業鏈與ICT領域的產業鏈在技術研發、標準規范、產品創新等各個方面的合作缺乏可以深度合作的平臺,尚未建立5G融合應用產業大生態。
劉利華建議,要破除以上的幾大問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第一,著力提升網絡供給能力。覆蓋廣泛、技術先進、品質優良的5G網絡是5G應用創新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應進一步加快5G網絡建設,落實公共基礎設施開放共享、優惠電價等支持政策。加快推動端到端網絡切片等技術解決方案成熟,突破網絡供給能力瓶頸。加強行業5G專網模式創新,推動5G虛擬專網建設落地,加快行業網絡覆蓋和應用規模化發展。
第二,積極構建應用產業生態。發揮5G融入千行帶動百業的巨大潛力,需要信息通信業和傳統行業相向而行,探索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培育壯大5G應用產業生態。建立5G跨部門協作機制,破除行業壁壘,引導產業鏈各方深入合作,推動5G行業應用標準的開發制定。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培育一批既懂5G又懂行業專業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推動5G測試驗證平臺、聯合創新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5G產業發展提供保障服務。
第三,加快推動應用落地推廣。鼓勵通信企業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企業開展合作,共同開展垂直行業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促進5G行業模組規模化發展,降低5G應用成本和門檻。加快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重點領域突破,有序推動5G在能源、媒體、教育、醫療等領域深度應用,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商業模式。
第四,持續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強各行業頂層設計聯動,推動各行業把5G納入發展規劃。發揮國家專項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地方和社會資本加大對5G應用的投入力度。深入研究融合應用監管模式,建立跨行業設備認證體系。建立健全5G行業應用安全相關制度政策,明確各方安全責任邊界,防范安全風險,打造有利于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的外部環境。
編輯:秦云
關鍵詞:5G 劉利華 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