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要聞 民族記憶 紀念活動 抗戰史料

首頁>專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民族記憶

這個小鎮,為何被劉少奇稱為“小延安”?

2020年09月03日 15:13 | 作者:王有強 靳燕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的竹溝鎮,三面環山,一面靠水,風景秀麗,地勢險要。

8月27日,驕陽似火,與確山縣政協工作人員一道,記者走進了這片向往已久的紅色熱土、革命圣地:由周恩來題寫館名的“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莊嚴肅穆,紀念館由一座座明清民居組成,青磚小瓦,重梁起架,屋山起脊,四周雕花。四合院落,胡同窄窄,曲折幽深。青磚鋪地,竹葉沙沙,行走其間,遠去的抗戰歷史在一個個場景中越來越清晰。

timg (10)

革命戰爭年代,斗爭的烈火在此點燃:1926年,竹溝鎮建立黨組織;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這里;抗戰時期,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竹溝地委、竹溝縣委先后設在這里。

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愛萍、王國華、陳少敏……一個個共和國的開國功勛步履堅定、風雨兼程,他們在這里運籌帷幄,打開了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地區敵后抗日斗爭的新局面,鍛造出一個“紅色基地”“革命搖籃”。

一路走、一路看。這些青磚灰瓦的四合院,每一間房屋,每一件家具,都烙印著那個時代的革命痕跡:舊式的牙子床泛著暗紅的光澤,太師椅磨得锃光發亮,煤油燈的幽光照亮漆黑的夜晚……令人不禁遙想抗戰時期的風起云涌。

竹溝魂、革命情。劉少奇說,“延安有黨的領導,竹溝也有黨的領導;延安有窯洞,竹溝也有窯洞;延安有抗大,竹溝有黨訓班;延安有延河,竹溝有條大沙河。這里真成了小延安!”從此,竹溝便以“小延安”揚名全國。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紅色文化展現了我們國家力量的精神動力,紅色基因是精神的厚植、更是信仰的傳承。為此,確山縣政協先后撰寫了《關于加快竹溝特色小鎮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快籌建竹溝干部學院的建議》等提案和建議,得到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和確山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把竹溝紅色小鎮建設和竹溝紅色教育基地納入確山縣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重點項目,進行規劃和建設。

這里,還有青山埋忠魂的壯烈故事:在確山縣石滾河鎮陳沖村爬頭山下,有145座墳塋,長眠著300多位新四軍戰士。在確山縣政協副主席龔曉潤的敘述中,記者仿佛回到了那個蕩氣回腸的年代:1944年10月,新四軍在這里與投靠日軍的張明泰土匪武裝激戰,最終全殲敵人,新四軍官兵犧牲了300多人。這些年輕戰士被當地群眾簡單埋葬,他們大都沒留下姓名和具體的家庭地址……

“每到清明時節,當地山民就扛著掃帚,帶著鐵锨,自發去那兒掃墓,給每一座墳塋添土。”龔曉潤向記者介紹說,經過多次實地調研,縣政協提出了兩點建議:在無名烈士墓地旁建一座無名烈士紀念碑,建設圍墻進行保護;對爬頭寨舊址進行綜合開發,將其納入竹溝紅色旅游線路進行宣傳推介。

在縣政協的積極呼吁下,縣政府和縣民政局批專款新建了爬頭寨烈士紀念碑,并于清明節前夕進行了紀念儀式。現在這里已經成為確山抗戰的主要紀念地。

確山處于桐柏山、伏牛山兩山余脈交會處,素有“三山三丘三分田,半分水路半莊園”之稱。綠水青山“紅”土地,戰斗于白山黑水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就出生在確山縣李灣村。1966年,在其故居建成的“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是當地人民對這位家鄉的民族英雄敬仰之情的最好體現。現在,館內陳列的珍貴文物正在靜靜訴說著他的光輝一生。

河南地處中原,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在全國抗戰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確山革命史是其重要一脈。為全面反映河南抗戰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河南省政協牽頭征集、整合河南抗戰史料,編輯出版了《民族記憶———中原抗戰實錄》一書,共計5卷10冊800萬字,為深入解讀和研究河南的抗戰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先驅風范在,精神火焰長,革命的火種在中原大地燎原。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竹溝 確山縣 劉少奇 抗戰 小鎮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在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 | 亚洲大片中文字幕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