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評論 藝文 閱讀 非遺 國學 人物 戲劇 國之瑰寶

首頁>文化>資訊

在寫作中探尋英雄

———徐貴祥談《穿插》《伏擊》中的英雄主題創作

2020年08月31日 09:41  |  作者:張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穿插》《伏擊》  徐貴祥  著

《穿插》《伏擊》 徐貴祥 著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日前,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軍旅作家徐貴祥完成兩部抗戰題材新作《英雄山·穿插》《英雄山·伏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兩部作品既有獨立完整的人物和故事,又前后呼應、互為補充,從“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兩個英雄人物的視角,共同譜寫了一部壯闊的革命戰爭和信仰傳奇。這兩部作品延續了他《歷史的天空》《馬上天下》等優秀軍事文學作品的“英雄主義”精神內核,以全新的人物形象、前所未有的戰爭視角,重塑了中華民族在戰爭年代所涌現的英雄主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徐貴祥在參軍之前,就經常幻想自己是一個英雄;參軍后,則帶著英雄夢。“第一次到廣西前線參戰,乘坐火車南下,一路上經常幻想,像《烈火金鋼》里面的便衣偵察員肖飛那樣潛入敵人的據點,像《平原槍聲》里面的鄭敬之那樣潛伏在敵人的警察局里,像《戰火中的青春》里面的李鐵那樣機智勇敢,在絕境中救出美麗的女區委書記許鳳。”這些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指引著他開始走近英雄,探尋英雄,寫作英雄。

“我寫過各種類型的英雄,從戰將到普通一兵。可是,我還是覺得,我們對于抗日戰爭的認知,只是冰山一角,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視野里看到的一角。我一直比較注意抗戰中的國共關系,特別在意兩支軍隊底層人物的情感命運,這也算是我創作的一個主要特征吧。”徐貴祥談到自己的英雄寫作時說。“英雄山”系列的故事主要發生在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地點設定于當時國、共、日、偽各種力量膠著的鄂豫皖地區,而這里也是徐貴祥許多戰爭題材作品的“誕生地”。

兩部作品中戰爭場面眾多,既展現了戰場的瞬息萬變,戰爭的犧牲和殘酷,又展現了英雄的內心世界、成長之路和情感歷程,讓殘酷的戰場上,多了感人至深的鐵骨柔情。談到作品中的主人公凌云峰和易曉嵐兩個人物形象,徐貴祥說:“從這兩個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本色,找回了我們的英雄自信。”而他創作“英雄山”系列的初衷,就是帶領讀者從炮火硝煙的歷史記憶中,尋回本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凝聚無比珍貴的民族自信心。

比如,“英雄山”系列再次彰顯徐貴祥架構復雜戰爭主題的能力,故事橫跨十余年,為讀者立體地呈現了從長征到抗戰末期中國革命戰爭的豐富內容。兩部作品不僅有著精彩動人的故事情節,也以豐富的軍事知識,凸顯出硬核的“軍事實力”。

又如,在《穿插》《伏擊》中,跟隨主人公凌云峰、易曉嵐、楚大楚、藺紫雨、藍旗等人的視角,讀者會了解很多前所未知的軍事知識:紅軍、八路軍、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軍事訓練、戰略戰術,等等。在作品中,穿插戰、游擊戰、攻堅戰、伏擊戰、間諜戰等專業軍事戰術,都在具體戰例中得以直觀呈現,讓讀者在“槍林彈雨”中體會戰場的驚心動魄和瞬息萬變。

塑造英雄,是建立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的。兩部作品的大背景涉及紅四方面軍的發展、戰斗以及國共合作抗戰的歷史,眾多人物的命運發展走向也是緊隨這一歷史進程而鋪開的。就像人民文學出版社資深編輯腳印所言,“作者的創作嚴格遵循歷史真實的前提,塑造的是有血有肉的英雄,展現的是客觀全面的戰爭史。”

《穿插》和《伏擊》除了在人物和情節上有關聯性,還共有一個突出的主題,就是對信仰的正面拷問與探尋。不論是《穿插》里的“桃木匣子”“陣營轉變”,還是《伏擊》中的“間諜暗戰”,作品中有許多情節,都有著絕境之中直擊人物靈魂的深度思索。

談到信仰,徐貴祥借助書中易水寒之口表示,“我們的力量從何而來?來自信仰,只有建立‘為了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的理想,才能使我們從‘麻木的看客’變成舍家保國的勇士;只有信仰,才能使我們團結一致,從一盤散沙到聚沙成石,眾志成城,堅不可摧。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不僅災難和戰爭來臨的時候需要萬眾一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我們更加需要萬眾一心,萬眾一心則英雄輩出,英雄輩出則將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楊嵐

關鍵詞:英雄 作品 徐貴 貴祥 戰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a在线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午夜福利757永久网站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