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
人民政協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高志民)2020年8月28日上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同時召開干部大會宣布了指揮中心首屆領導班子的任職決定,這標志著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這支有著輝煌歷史、突出貢獻、優良作風的英雄的地質隊伍正式進入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序列,這是中國地質事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2018年3月,黨中央公開發布《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原武警黃金部隊改革作出決策部署。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武警黃金部隊整體轉為非現役專業隊伍移交自然資源部,并入自然資源部所屬的中國地質調查局,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管理”。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的正式掛牌,意味著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將以嶄新的面貌正式登上新時代國家公益性地質事業的舞臺,在努力破解重大資源、生態、環境、災害問題,支撐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的新征程中展現新的作為。
受自然資源部黨組委托,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黨組書記鐘自然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表示,武警黃金部隊在強國興軍、找礦報國的使命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創造了輝煌的歷史。自1979年3 月7 日,武警黃金部隊應國家黃金戰略儲備迫切需要而誕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擔負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和生產任務的部隊。四十年來,廣大官兵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國擔當。矢志為國找礦,完成1:5萬區礦調4.5萬平方千米,發現了東闖、東坪、金廠、哈達門、寨上、陽山等超大型金礦床,累計探明金礦床300多處,探獲黃金資源量2300多噸,充分發揮了國家金礦勘查的主力軍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堅持人民至上,在98抗洪,汶川、蘆山、尼泊爾抗震救災等重大任務中,發揮了地災應急救援專業尖兵的作用。勇于改革創新,經歷多次重大改革和五次領導管理體制轉隸,在逆境困局中奮發圖強,在艱辛探索中趟出新路。踐行忠誠擔當,是“三光榮”“四特別”精神的重要締造者和實踐者,形成了獨特的“西口子”和“陽山”精神。
改革轉制工作開展以來,在自然資源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團結帶領原武警黃金部隊黨委,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順利完成轉隸移交,平穩推進各項配套工作,轉制改革主體任務基本完成,初步實現了業務融合、隊伍融合、管理融合、思想融合和感情融合,隊伍初步融入了國家公益性地質工作體系,成為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支撐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技術力量。
掛牌成立后,指揮中心將繼續在部、局黨組的領導下,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武警黃金部隊轉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持續解放思想、推進改革,持續加強領導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持續推進轉制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持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切實承擔起區域基礎地質調查、多金屬礦產資源勘查、自然資源綜合調查、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海洋與海岸帶地質調查等職責任務,努力建成一支政治堅定、素質良好、結構合理、裝備精良、技術過硬,能夠承擔國家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任務的專業化隊伍,全力支撐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中心工作。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副書記,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主任、黨委書記謝新義,自然資源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各部室主要負責同志,以及指揮中心履新的領導班子成員和內設機構負責人等參加指揮中心成立大會。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地質 自然資源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