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資訊
把疫苗送到每一個貧困戶手中
——國家免疫規劃為健康扶貧保駕護航
出伏入秋,天氣轉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卻仍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中國人此時特別關心:第二波疫情是不是要來了?好消息是,國產疫苗研發已取得重大進展。
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在《柳葉刀》上全球首發新冠疫苗Ⅱ期臨床試驗數據;8月,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披露,該公司承擔研發的滅活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并具備了大規模量產的能力。樂觀估計,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疫苗是迄今為止挽救生命最經濟有效的工具,而國家免疫規劃就是要把這個工具送到每一個人手中,無論家住哪里、收入高低,都能用這個工具守護自己和家人?!?月13日,在北京大學“疫苗公平與健康扶貧”主題研討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主任尹遵棟表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收官之年遭遇疫情,讓脫貧任務變得更加艱巨。而國家免疫規劃作為覆蓋全民的一項重要公共衛生服務,是疾病預防至關重要的一環,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下了重要基礎。
如何緊扣免疫規劃工作,進一步鞏固健康扶貧的成果,促進健康公平可及性?該研討會上,尹遵棟與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苗經濟學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方海、四川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久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高級戰略官龔文峰等專家,就疫苗公平與健康扶貧、中國預防接種工作進展、經濟欠發達地區預防接種工作面臨的挑戰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惠及全民
免疫規劃助力健康扶貧
“從1978年開始實施計劃免疫,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目前已使疫苗可預防疾病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尹遵棟介紹了我國的免疫規劃發展歷程。
國家免疫規劃的顯著效果在新生代的健康水平上得到充分體現:我國從2000年到現在一直保持著無脊灰狀態,雖然有野毒輸入和傳播,但基本看不到小兒麻痹癥的出現。而通過乙肝疫苗的接種,2014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乙肝攜帶率已經降至0.32%,避免了幾千萬乙肝病毒攜帶者,以及數百萬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產生。
尹遵棟也強調,對欠發達地區的疫苗預防接種工作要給予更多關注。目前,西部欠發達地區疫苗可預防疾病相對更多發,例如2011年新疆南疆地區曾發現巴基斯坦輸入脊灰野病毒(WPV)在當地傳播、2019年曾在四川涼山州雷波縣發生了II型cVDPV病例,這都與當地常規免疫工作困難有一定關系。
“除了發現和‘填補’常規免疫薄弱地區,從健康扶貧的角度,另外一個預防接種工作重點就是將新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從更大程度上降低貧困地區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疾病負擔?!币駰澩瑫r表示。
急民眾所需
貧困地區免疫薄弱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周久順結合一線工作經驗,具體分享了當地經濟欠發達地區預防接種工作的現狀及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四川的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三州貧困人口較多,特別是涼山州,已經成為影響四川乃至全國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決定性因素。相比起成都這樣相對發達的地區,甘孜州、阿壩州、涼山州這種邊遠、貧困地區的疫苗接種率更低,導致發病風險更高。在四川全省麻疹發病率都較低的情況下,“甘孜州和阿壩州在2015年、2016年發生了麻疹的暴發疫情,原因就是當地基礎免疫不夠扎實,接種針沒有打進去,出現了問題”。最后是靠其他18個市州以對口支援的方式開展查漏補種等工作,將麻疹發病率控制住。這種地區性的差異,在非免疫規劃苗的接種上更突出。
財政投入較少、從事預防接種人員不足、人員專業技術能力不足、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等等,都是涼山州這樣的貧困地區開展預防接種工作所面臨的現實困難。
周久順舉了一個例子,有些鄉村離接種點很遠,鄉村醫生只好提前聯系居民,定期到居住點打疫苗,但有些偏遠牧場根本沒有信號,當地牧民一出去又是動輒幾個月,醫生根本聯系不上家長,接種也就沒有了保障。“不是工作人員不努力、也不是家長不愿意來,只是打一針疫苗成本太不劃算了,光車費就要幾百塊錢,還有使用滑索、趟河的情況都很多。”
多渠道籌資
免疫規劃擴容大勢所趨
國家免疫規劃擴容大勢所趨,但經濟壓力不容忽視。
“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們,在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上普遍面臨著一定的滯后。由于欠發達地區低收入人群難以獲得高質量醫療服務,更少接受非免疫規劃疫苗,也就更容易受到傳染病侵害,假如人失去健康,或者家里的孩子因為疾病造成了傷殘,那么這個家庭就很難脫貧。”
方海在會上詳細分析了國家免疫規劃籌資策略的選擇:2014年人均非免疫規劃疫苗使用數量最高與最低省份之間相差19倍。將目前在城市地區或者經濟發達地區很多家庭選擇為小孩接種的肺炎、流感、嗜血桿菌等疫苗,也同步提供給貧困、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民非常有必要,這也是當前國家政策倡導的方向。
“中國之所以目前沒有把一些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主要原因是經濟問題。將新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進行大規模接種,在國家和社會層面將是一筆很大的經濟支出。”但同時方海也指出,可以嘗試多樣的籌資手段,建立一個由政府稅收、醫療保險和個人自付良性互動、合理互補的籌資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優先納入,提高接種率,降低非免疫規劃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病率。而這樣的嘗試目前也有很多,例如寧波、福建已分別于2014年、2016年將非免疫規劃疫苗納入到個人賬戶里進行報銷,2019年深圳和一些地區開展了重點人群的流感免費接種,近期鄂爾多斯開展了戶籍13~18歲女性HPV疫苗免費接種。
“中國的免疫規劃覆蓋水平極高,體現了免疫規劃作為基本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原則,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如果接下來把包括宮頸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Hib疫苗和輪狀病毒疫苗在內的一些新型疫苗納入到免疫規劃中,讓現在無法負擔這些疫苗的欠發達地區和廣大農村家庭因此受益,也是提高疫苗公平性的一次新機遇?!饼徫姆迮c其他專家交流了全球免疫規劃擴容進展,“疫苗是迄今為止最廉價的挽救生命的工具,而免疫規劃也正是消除人類健康不平等的一大利器。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疫苗的作用和價值?!?/p>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疫苗 免疫 規劃 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