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斷窮根拓富路 法治讓貧困村幸福蝶變
法治觀潮
“總書記都一直惦記著我們,我們怎么能不腳踏實地地做點事。”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村民吉勒四支這樣說起他成為法治宣傳員的初心,“2018年12月31日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觀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19年的新年賀詞。突然,我的小女兒指了指總書記背后書架上擺放的一張照片,正是總書記與我們火普村鄉親們親切握手的溫暖場景。這一發現讓我們一家人都無比激動,總希望自己能多為村里做些什么。”
敞亮整潔的房屋錯落有致,漂亮精致的太陽能路燈整齊劃一,綠意蔥蔥的山坡上羊兒正撒歡……涼山州的大山深處,隱藏著這樣“世外桃源”式的彝寨新村。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三岔河鄉三河村,與干部群眾在火塘邊談心,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支招。近日記者來到火普村和三河村看到,兩年多時間過去了,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告別土坯房搬進了新居,村里建起了新的活動室、法治圖書角、法治宣傳欄。脫貧攻堅路,法治來護航。火普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00元,三河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900元。兩村涉毒犯罪率為零,吸毒人員零增長。□本報記者蘭楠
A
一部電影
彝族母語法治電影 讓宣傳更有成效
“各位村民,今天晚上8點,法治宣傳隊將在村委會放映彝語法治電影,歡迎大家準時參加收看。”近日,火普村村文書、法治宣傳員阿勒有子從廣播室走出,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阿勒有子介紹,以前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可不像現在這么容易,挨家挨戶,從一個山頭翻到另一個山頭,一天下來也就十來個村民參加。
彝族群眾在語言習慣、風土人情、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明顯地域性特征,傳統的普法方式在彝區推廣起來困難重重。面對這種困境,涼山州司法局創新實施“彝族母語普法行動計劃”。如今,只要村里放映彝族母語法治電影,村民們都爭先前往觀看,說聽得懂的電影特別親切。
當天放映的電影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案例的彝語禁毒電影《阿依的等待》。一位老阿媽帶著孫子看完電影后淚流滿面,電影中的一個鏡頭讓這位80多歲的老阿媽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吸毒死亡的兒子、兒媳,如今帶著3個未成年的孫子艱難度日,她對毒品深惡痛絕,主動當起了村里年齡最大的法治宣傳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毒品的危害。
三河村和火普村已發展這樣的法治宣傳員6名。2018年以來,涼山州堅持基層法治宣傳隊伍“本土化”培育,在彝族地區優先發展具有法治意識、熱愛基層工作、熟悉彝漢雙語和民族習慣的村民、農村黨員等為法治宣傳員,他們開展法治宣傳更容易貼近村民生活,也更能得到群眾的認可。
涼山州普法工作通過農民夜校、走村入戶定點突破等方式,以案說法、釋法析理。同時,村社的“農家書屋”免費對農民開放,鼓勵引導農民掌握法律法規知識,利用“村村響”工程,每天固定時段播放農村法律法規知識和法治小故事,打造農村法治宣傳品牌。
B
一個事例
村規民約推動移風易俗 村民少了鋪張浪費
“以前村民只能吃玉米、蕎麥,現在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米飯;以前村里找不出幾個聽得懂漢語的,現在稍微年輕點的都會講普通話;以前是垃圾隨意亂倒、牲畜糞便肆意橫流,現在我們新建了統一垃圾池,還不時開展清潔院落植樹造林活動。”說起這些年的變化,三岔河鄉綜合幫扶隊隊長、三河村原第一書記張凌告訴記者,村規民約起到了作用。
“嚴禁隨地亂倒垃圾;嚴禁讓學齡兒童中途輟學;杜絕大操大辦紅白喜事,殺牛不能超過5頭……”村規民約對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移風易俗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為推進村規民約落地,火普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推進厚養薄葬,治理高價彩禮。村第一書記馬天回憶起他到村后遇到的第一場喪事:一家貧困戶的母親去世,辦喪事時決定要殺20頭牛,相當于一個村民近20年的收入。“我上門做說服工作,說村里定了村規民約,當初你也是簽了字的,大家都要遵守啊。”后來,他還請來了村里的德古(彝族德高望重的調解員),終于做通了思想工作,依照村規標準辦喪事,沒有鋪張浪費。
火普村還成立了道德銀行和雄鷹基金超市,制定《道德銀行積分管理辦法》,打掃衛生、公益活動、參加農民夜校都可以得到相應積分,用積分可換取物品。
年初的一個早上,村委會舉行道德銀行積分兌換。“阿機約惹,你家去年積分是98分,可以領一臺洗衣機。”55歲的村民阿機約惹擠到人群前,仔細核對自己的積分表,笑呵呵地簽了字。
火普村每戶家庭都有一張“銀行卡”,“這個月你積了多少分”已成為村民日常交流的話題。
C
一份保障
農民工走到哪,法律服務就要跟到哪
2020年8月1日,廣東東莞市光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場“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講座正在進行,講授人是昭覺縣司法局局長吉子子哈。“光寶電子一家公司就有彝族農民工1000多人,農民工走到哪里,我們的法律服務就要跟到哪里。”
三河村有外出務工人員170余人,火普村有外出務工人員130余人,勞務收入已成為重要收入來源。縣司法局集中開展根治欠薪普法宣傳活動,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工地、廣場等農民工集中場所開展農民工維權普法宣傳。同時,積極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普查與體檢工作,堅持到實地走訪,重點了解用人單位是否與農民工簽訂了勞動合同,已簽合同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是否實現農民工工資按月足額發放。暢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加強法律援助熱線宣傳,進一步簡化農民工法律援助申請、受理、審批程序,做到即時受理、即時審批,優先指派。積極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在外出務工人員聚集的地區設立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強化與當地法援、人社、工會等部門的銜接。
除了幫助村民“走出去”,法律服務還積極保障村民能“留下來”。三河村村民鄭吃合今年26歲,已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帶頭人,家庭年收入超35萬元。此前,鄭吃合在山東、江西等多地的養豬場打工,學到技術后決心回到家鄉開辦養豬場。“從最初的貸款辦理,到合同審查、技術培訓,再到出售渠道,村里為我提供了一條龍服務。”鄭吃合信心滿滿,“我的養豬場第一年出欄數在100頭左右,希望通過2-3年的時間能擴大到1000頭。”
D
一次盟誓
保持對毒品“零容忍”開創禁毒防艾新模式
近年來,涼山州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保持對毒品“零容忍”。
涼山州重拳打擊毒品犯罪,堅決遏制毒品艾滋病蔓延勢頭,積極完善毒品問題治理體系,全面推動“索瑪花工程”管控社區戒毒康復工作,提升吸毒人員就業安置和回歸社會能力。
8月8日,三河村村民阿聰(化名)家賣出了2頭生豬,收入超萬元。誰能想到這個家庭曾經因為阿聰深陷毒癮幾乎瀕臨破碎。
當年,25歲的阿聰開始吸毒。被公安禁毒檢查點查獲后,進行了2年的強制隔離戒毒,之后加入“索瑪花工程”進行社區戒毒康復。在禁毒專員的幫扶下,阿聰戒掉了毒癮,還時常通過農民夜校、鄉村壩壩會等以身說法宣講禁毒防艾知識。禁毒專員還為他申請到了公益性崗位,擔任保潔員、護林員,每月固定收入超千元,他還養了豬和羊,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受疫情影響,火普村村民阿比(化名)一家近半年沒有出過門,24歲的兒子因吸毒在西昌接受隔離戒毒。阿比非常擔心兒子的情況,昭覺縣“愛之家”禁毒防艾工作站民警將其接到工作站,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見到了兒子。得知兒子已基本戒除毒癮,老人家激動得直抹眼淚。
“愛之家”禁毒防艾工作站由我省司法行政系統建立,目前在涼山州共建立了5個“愛之家”,工作站扎根基層,抓好禁毒防艾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服務,加強戒毒人員后續照管、助力涼山州禁毒防艾和脫貧攻堅。
現在,三河村、火普村每年都舉行一次禁毒盟誓活動,活動中,村民們承諾堅決遠離毒品,堅決與涉毒犯罪活動做斗爭。
關鍵詞:斷窮根拓富路 法治讓貧困村幸福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