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從香港到深圳:他們是深圳奇跡的創造者
曾經的深圳,土地資源有限,礦產資源空白,就連淡水都是買來的。是什么造就了“深圳奇跡”?如果說,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開放而強,那么,最早從香港來深圳投資創業,就是奇跡的創造者。他們與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長。
“馬太”第一位投資蛇口的港商
改革開放初期,說起蛇口的招商引資,就不能不說被人稱為“馬太”的香港女企業家陳惠娟。“馬太”并不姓馬,她叫陳惠娟,因為她的先生姓馬,自此有了“馬太”的稱謂。她個頭不高,對誰都是一副笑臉,在人群中并不顯眼。但在蛇口甚至整個深圳“馬太”是聞名遐邇。盡管當年蛇口的荒涼讓馬太“看過之后就不想再來”,但現在80歲的她一直以是蛇口人而自豪。在當年海外企業家對內地招商引資的政策還在觀望猶疑之時,“馬太”成為港商投資蛇口第一人。
1982年6月28日,馬太和深圳招商局合作在蛇口的第一個項目———蛇口購物中心開業。號稱購物中心的百貨商場其實只是一片雨棚連著鐵皮倉庫,“粉黛不施”地坐落在蛇口六灣。但,這是大陸第一家可以直接用外幣購物的商店。
購物中心大門拉開的那一剎那,成為了馬太“終生難忘的記憶”。早在門外排隊的四五百人潮水般涌入,人群甚至踩碎了購物中心門前的地磚。“開業當天就賣出了500臺風扇,150臺彩電……倉庫里的大部分庫存被搶購一空。”打烊后,七八個人數錢數到手軟,營業額50萬元,當天回本!
購物中心從營業員到收款員,從司機到炊事員,全都拼命工作。當年在深圳特區合資企業中,蛇口購物中心的員工福利待遇數第一。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1990年底,經營了8年多的購物中心銷售額總共達11.7億元之多,上交給國家的稅收累計2280萬元,投資雙方各分得利潤2530萬元。
“1984年1月26日是鄧小平第一次視察蛇口,登上了巨輪‘海上世界號’,而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則來到了我的購物中心參觀,充分肯定了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模式。”每當談起當年接待的場景,“馬太”臉上都會露出幸福的笑臉。
“馬太”的購物中心一直經營到1995年。“馬太”———第一位在蛇口投資的女港商,也把大好的年華嵌進了蛇口改革開放的輝煌里。
如今,在購物中心原址上,“馬太”已建起了33層高的海景廣場,成為蛇口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而由于“馬太”在各領域對深圳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2003年,獲得了“深圳市首屆優秀民營企業”的榮譽,也成為了第四屆深圳市政協委員。
40年荊棘與鮮花叢生之路,陳惠娟的故事,也許給出了深圳崛起的一種答案。
我一直心系深圳發展
1980年8月26日,深圳和珠海、汕頭、廈門一起成為中國首批經濟特區。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小街道,貧窮落后的邊陲小鎮,經過了40年的改革開放,如今已成為人均GDP全國第一,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奇跡。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從香港懷揣資金到深圳投資,當時經過深圳的路面都是坑坑洼洼,不是魚塘就是爛泥巴路。那時候要回深圳必須經過沙頭角口岸才能過關,路上需要3個小時才能到達。但我堅信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定能取得成功,我也見證了一個邊陲小鎮走向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深圳東海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楚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告訴記者。
黃楚標祖籍潮汕,經過多年打拼,事業不斷壯大,業務已涵蓋房地產、航空、貿易、物業及酒店投資等多元化領域,其中開發的“東海花園”更是轟動深港兩地。由于在內地首次引入次轉角凸窗、落地凸窗等設計概念,是很多內地紛紛效仿的學習樣本,更是許多內地開發商考察深圳地產必看的項目之一。
事業成功黃楚標更是位熱心助人、富有愛心的企業家。他經常為公益慈善事業慷慨解囊。據不完全統計,已為公益慈善事業捐出2億元,其中近億元捐給了教育事業。
在深圳,深圳外國語學校東海附屬小學,一直是學生家長向往的一所學校。當初,為創辦名校,他捐贈價值3700萬元的校舍及30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香港,他又捐出港幣1500萬元用于贊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小學;1998年,黃楚標先后二次捐出200萬元用于成立廣東(黃楚標)大學生實踐基金,納入廣東省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和用于中山大學化學樓建設;早在1995年,黃楚標就向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捐贈1500萬港元;黃先生更多的是提供給一些學校助學獎學捐款,鼓勵學生好學上進,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表達了他對廣大青少年的關心和呵護。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黃楚標也十分關注深圳的發展,多年來,圍繞深港合作提了很多提案。2009年全國兩會期間,黃楚標牽頭3名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交了1份名為《深港合作建立“深圳前后海創新自貿區”》的提案,并獲得11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的聯名簽署,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關注。
如今,這一提案已成為現實,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動能。“下一步我要繼續積極推動粵港澳航空大灣區融合發展。”展望未來,黃楚標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香港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