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福建龍巖長汀縣治理水土流失帶來發展紅利

生態好 產業興

2020年08月20日 15:41  |  作者:顏 珂 劉曉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小時候的印象中,長汀的山是光禿禿的,沒想到現在又能散養河田雞了。”河田飛雞(長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雞苗孵化裝置前,技術員鐘炳榮說道。

福建長汀傳統特產河田雞,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車間里,裝著19萬枚雞蛋的10臺雞苗孵化設備正在運轉。一旁,工人們忙著分選雛雞、注射疫苗、裝箱發貨。這里每年培育300萬羽河田雞雞苗,在長汀全縣范圍供不應求。

鐘炳榮自小就跟著家人養雞,可那時候的山頭幾乎看不到綠色,夏日里太陽直曬,“記得家里散養的雞,有幾只被曬死在了地上。”

福建龍巖市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本世紀初新一輪治理工程啟動以來,全縣水土流失面積由2000年的105.66萬畝減少到2019年的34.4萬畝,水土流失率降至7.4%。

鐘炳榮如今已是河田雞的育種專家。兩年前,他所在的河田飛雞公司選在長汀河田鎮南塅村,建成現代化的河田雞祖代種雞保種繁殖基地。“周邊山林為河田雞養殖提供了棲息地。”鐘炳榮說,“養殖基地之所以選在這里,看中的就是滿山覆綠的好環境。”

河田鎮蘆竹村村民藍曉紅,也親歷了荒山披綠的巨變。2006年起,她承包山地養殖河田雞。要養雞,先種樹,人拉樹苗,肩挑溪水,樹一棵一棵栽,綠一寸一寸長。7000多株桂花、1000多株紅豆杉、300多株羅漢松和500多株紅葉石楠陸續在紅土里扎根。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藍曉紅創辦的秀綠養殖合作社,每年產出雞苗150萬羽,年利潤近百萬元。

做大做強河田雞產業,已是長汀縣干部、群眾的共識。從育種、養殖到加工,河田雞產業鏈越拉越長。

鹵鍋中泡足6小時后撈出,經傳送帶穿過真空包裝機,鋁箔“加身”鎖住鮮味——這些真空包裝的河田雞熟食廣受市場青睞。包裝紙盒上,紅色字體格外醒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有了好生態,就有好產品。”長汀縣城店頭街,黃彬銘的五德廚藝坊生意紅火。土生土長的他與河田雞打了幾十年交道,近年來研制的新菜品從線下走到線上,暢銷全國。

河田鎮綠之夢家庭農場業主易小貞依托河田雞養殖,開發了戶外親子游項目,引來不少游客。

當年承包荒山種樹,易小貞勁頭十足。如今,河田雞養殖、花卉苗木和果蔬種植、休閑觀光、體驗研學……綠之夢家庭農場業態多樣,去年收入800多萬元。“綠色和生態,是我們最叫得響的招牌。”易小貞說。

鄰近縣城的河田飛雞公司加工廠,每天可處理2000多只河田雞,供應閩西南數十家生鮮超市和線上配送平臺。這家加工廠的技術骨干黃思濤,是一名返鄉就業的“80后”。“去年聽說縣里建起了河田雞加工廠,產品銷路好,我就開始盤算回鄉發展。”由他帶領的技術團隊,確保河田雞肉的出廠品質。

生態好,產業興。如今,長汀人把河田雞比作“金鳳凰”。2019年,全縣出欄河田雞901萬羽,總產值6.3億元,促進農民增收9000多萬元。長汀還組織實施了119個河田雞養殖激勵性扶貧項目,惠及貧困戶2535戶8948人,戶均年增收5300余元。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0日 04 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田雞 生態 養殖 產業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看免费网站黄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日本免费综合网...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