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抗洪救糧”農業科技有好招
今年,隨著我國南方汛情頻傳,部分農田同時受到外洪和內澇的雙重威脅,農業受災狀況牽動著國人的心弦。洪災對農業生產影響幾何?
“持續的降雨及洪澇對我國長江中下游及其沿江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不影響全年糧食生產格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組長游松財指出,“總體來看,此次南方洪澇對局部地區的影響是肯定的,但農民生產自救與國家救助正盡可能降低損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農村水利發展研究室主任周新國表示,盡管今年梅雨期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5倍,但農田受災狀況沒有1998年和1999年嚴重,這其中農業種植計劃的改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據周新國介紹,由于今年各地積極推動早稻面積恢復,早稻播種面積增加了470多萬畝,極大減弱了洪澇災害的影響,早稻總產有望豐收。而且,南方早稻播種面積占比小,僅占水稻播種總面積的約15%;豐沛的雨水有利于長江中下游地區之外的其他地區水稻生產。
自災情發生以來,周新國便前往受災較為嚴重的湖北地區作技術指導。他指出,洪水風險客觀存在,但我國在農業防洪救災理念和技術上不斷改進,發展出了諸多有效的防控手段。
例如,在主要農作物澇漬災害防控關鍵技術方面,形成了“預測預警—防御—排除與減緩—災后恢復”的防控措施。
具體而言,就是首先通過遙感監測,快速預警災害范圍和強度;在防御方面,通過工程手段優化調度,例如南方地區通過分區分段降低河道水位,以提升農田蓄納能力;農田采用“廂溝+腰溝+圍溝+農溝”田間排水模式,將洪水及時排出;通過噴施葉面肥、災后適量施肥,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和土壤肥力;以及之后補種短季節作物等進行災后作物修復。
在湖北省沿江濱湖地區,有近700萬畝易澇易漬農田,但該地區因地制宜調整種植制度,發展稻漁(蝦)、藕漁(蝦)、池塘復合種養等復合漁農業生產,增加了雨水的蓄積能力。在此次洪澇災害中,該地區的優勢得到了凸顯。
不過,周新國也坦言,當前我國依然存在農田排澇基礎設施薄弱、澇漬監測手段落后、信息獲取單一、調度水平滯后等問題。
例如,當前國內農田排水工程的標準是可抵御“5至10年一遇”的洪水,幾十年沒有實質性變化,使得今年個別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時損失慘重。
他認為,考慮到江河沿線滯蓄洪功能區和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分,洪澇過后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不同功能區排水工程改造完善的新舉措。比如建立完善的農田排水系統,提高灌排工程的聯合調度及運行管理水平;調整農業布局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比如在低洼易澇區,選種耐淹或喜水的耐澇作物,以增強農田抗澇能力;加強水稻區節水灌溉的實施,最大限度發揮稻田調蓄雨水的功能等。
“未來還應走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道路。”游松財指出,“由于勞動力成本很高,從經濟效益上來說,采取諸如對受淹沒稻葉進行清洗、補種等補救措施并不劃算;實施農業保險,能夠保證農民在災年時不歉收。”他建議,要加強對受災概率、洪澇等級等定量化數據的研究工作,為開發合理的保險產品提供支撐。
事實上,旱澇急轉、先澇后旱,區域性、階段性的旱澇災害并存是我國農業災情現狀。因此,游松財提醒,中國是一個缺水型的國家,干旱受災范圍為千公里級的規模,跨度大、持續時間長,造成的損失占農業總損失的70%。“實際上,雨水豐沛的年份恰是糧食豐收年。未來通過平衡的管理策略來保障農業生產是必要的。”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農田 農業 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