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山東濟南市政協圍繞直播經濟建言獻策——
做好“人”“貨”“場” 直播帶貨更高檔“當里個當,當里個當,閑言碎語不多講,專家委員為了直播來‘商量’。既然大家推薦我,來段山東快書暖暖場。商河產品擺桌上,大家的眼睛放金光,豆油皮、臭豆腐、黃家扒雞真正香……”8月8日晚,在濟南市政協“發展直播經濟,激發泉城新動能”集中商量節目現場,市商務局“網紅局長”康廣民的一段好聽又押韻的“帶貨開場白”,引來大家陣陣掌聲。
自7月起,濟南市政協先后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和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各類直播電商、平臺運營機構、企業主體,開展專題調研、現場商量、座談交流等活動近20次,聚焦濟南直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從“人”“貨”“場”三方面,緊密圍繞“發展直播經濟,激發泉城新動能”建真言、出實招、尋路子,匯聚加快發展直播經濟的“濟南策”。
直播經濟走在前人才隊伍是關鍵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直播經濟正畫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一抹亮色,成為激活消費重啟的新動力。在濟南,“電商直播帶貨”模式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成為傳統企業與商家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
數據顯示,濟南在全國“網紅城市”的排名是第19位。對此,歷下區政協委員徐元文認為,與前3名的城市相比,無論是資源優勢、還是人才儲備和供應鏈,濟南都存在著比較大差距。那么,應該如何搶抓機遇,助推全市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呢?在參與了大量調研后,調研組提出,要想直播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要做好“人”“貨”“場”3個方面。
濟南市政協委員王婷婷表示,關于“人”的問題,應該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我們在直播經濟方面的人才很少,缺少頭部主播,也缺少運營人才。”對此,徐元文也頗有感觸,“就我的企業而言,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企業,也很想發展直播電商,但面臨不少困難,要招聘到專業運營人才和主播是比較難的,整個濟南的人才儲備相對較少。”
“縣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人才是制約商河直播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不僅是粉絲量大的‘網紅’在縣里特別稀缺,能夠培訓的導師、運營人才,包括能做直播經濟的MCN(多渠道網絡服務)企業家也少之又少。”商河縣副縣長王帥提到人才時也愁鎖眉尖。
“應該把直播人才納入濟南市高層次人才計劃,統一規劃、統一部署。”
“引進直播人才,不如更多地側重從本地培養,聯合高校從源頭上孵化人才。”
“頭部網紅孵化周期長,投入大,我建議大量培養腰部及尾部的主播。”
……
集中商量節目現場,不管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貝殼視頻創始人劉飛,還是有著多年網紅培訓經驗的山東紫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柏淑雨,都對“如何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打造優質特色產品叫響濟南產品品牌
“以往我們買東西是人找貨,而直播經濟中則變為貨找人。目前濟南質量高、單品量大、品牌響、激發消費沖動的產品較少。”王婷婷認為,在直播經濟中,除了要做好“人”的文章,做好“貨”的文章也至關重要。
“發展好直播經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商品力。我們要選擇一線或在當地口碑好的品牌。”
“流量模式做不久,只有品牌模式才可以可持續發展。”
“我們推出濟南貨時,要有頂層設計,不能單純依靠流量,應該叫響濟南文化信譽。”
……
商量中,政協委員和專家們在直播經濟發展中“貨”的質量和品牌等方面不斷凝聚共識。
除了選擇優質產品,徐元文認為,監管也必不可少。“目前市場上以次充好、良莠不齊的產品較多。”他建議,一方面平臺要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另一方面要對平臺加以監管,使行業更加規范。
“山東每個區縣都有一些優質特色農產品。當前在直播經濟火熱時期,可以用新媒體直播方式重新包裝,再造一個品牌。”劉飛對此也深有感觸:“我們可以把很多優質特色產品包裝成網紅產品,叫響濟南產品品牌。”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濟南是山東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王婷婷建議,濟南要進一步打造完整的產品供應鏈,在實現濟南人買濟南貨的基礎上,扎實推進“買全球、賣全球”業務。
培育引進MCN機構打造直播基地
對于直播經濟中的另一個元素“場”,大家也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并把核心聚焦到MCN機構上。
“說到直播經濟生態,我覺得MCN機構不可或缺。”韓都衣舍電商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胡近東說,今年七八月份,公司有個重大的市場投放,只因濟南缺乏MCN機構而不得不舍近求遠,選擇了杭州。為此,他建議政府要把MCN機構的培育或引進,當成重大課題研究,迅速轉換MCN機構積累的知識、方法及其擁有的資源。
“我們就是大家提的那個MCN。今年公司相繼聯合騰訊、抖音、快手等平臺策劃了不同主題的助農活動,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作為一家MCN機構的負責人,劉飛說,去年他們共同打造的“網紅濟南”項目,讓濟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紅城市,這背后MCN機構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一個“場”。
王婷婷認為,要尊重市場,采取市場化運作,以服務中小微企業為導向,高起點引進頭部MCN機構,并與政府的投融資平臺結合,成立混合所有制企業。要更多鼓勵類似的機構,打造專業、方便、便宜的直播或短視頻制作基地,助推直播經濟發展。
節目現場,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如何更好發展直播經濟進行了激烈思想碰撞。對此,康廣民回復大家:市商務局和全國知名平臺、一些頭部企業都有緊密聯系,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聯系。通過舉辦一系列品牌活動、濟南特色活動和行業特色活動,增加全市直播行業的活力。同時,商務局會在整合產業鏈、供應鏈及優化配置行業資源上下功夫,著力打造一批產業集群、公司總部和達人,提升直播行業的能力,促進直播經濟發展。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直播 濟南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