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全球中醫農業聯盟耕育康養專家組赴長春考察
近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會長孫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長三角一體化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韋學明,在民盟四平市委主委徐群麗、副主委秦紅波陪同下,在吉林長春考察了諾爾曼醫學中心,并舉行了座談會。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會長孫建表示,目前中國正在進入長壽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已從物質轉向品質,生命健康的問題備受重視。對健康、養老、養生、醫療、保健等康養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健康觀念不僅包括疾病防治和身體物理機能方面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人們希望通過醫療服務、營養膳食、康體休閑、旅游度假等形式達到治療、防衰、強體、養心等各種健康目標。人民在較長的生命周期內學習、生產、生活的方式發生巨大轉變,耕育康養、三生康養、生態康養成為長壽時代的核心之一。 “耕育康養”是依托耕育田園和耕育農業基地,通過中醫農業、三生農業、有機質農業與耕育農法生態種養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結合耕育文化與耕育文明理念,為嬰幼兒青少年兒童至老年群體提供康養服務。耕育康養是個大體系、大系統。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秘書長、長三角一體化人才社團聯盟常務副主席、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副秘書長韋學明介紹:“全球中醫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是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與聯合國經濟與社會理事會世界生產率科學聯盟中國分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共同發起成立,依托雙方的專家、院士等高端智力資源,致力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耕育康養專家組是中醫農業聯盟的健康產業板塊。
韋學明秘書長建議:吉林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核心區,可以生產出國內最優質的生態農產品,為全國人民的身心健康提供生態食材保障。建立從生態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生態餐桌的供應鏈,而且可以拓展和延伸出農業的多功能性,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生態種養等產業,打造鄉村生態產業鏈。城鄉居民消費拓展升級趨勢,結合吉林資源稟賦,深入發掘中醫農業的生態涵養、耕育田園、文化體驗、三生康養等多功能。
民盟四平市委主委徐群麗建議:諾爾曼生命科學與大健康產業可以借助于中醫農業中草藥養生文化,打造中醫農業養生品牌。采取“森林養生+中醫農業”形式,打造融中醫藥文化、康復理療、養生保健體驗于一體的健康產業,為健康中國2030服務。
陪同考察的專家還有:中國農科院中咨國業規劃中心總工程師、中國文旅地標評定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楊超,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電子商務運營促進中心主任、影視中心主任奚容華,譽煌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硅酉創業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孔曉斌,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生態旅游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農科院中咨國業規劃中心副總工程師張立強,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電子商務運營促進中心副主任、阿里巴巴服務商周超等。(本文由奚容華、陳小梅、尹新洪供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