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讓沉睡的秘方走進工廠走向市場
———云南省政協助推民族民間中醫藥傳承與發展記事
人民政協網8月5日電(記者呂金平 實習記者李茜茜)“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要切實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讓其走向全球,閃耀世界。”7月17日,云南省政協召開“云南民族民間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專題協商會。會議以遠程協商的形式將昆明、迪慶、臨滄、楚雄等全省民族民間中醫藥領域的名醫名家、政協委員代表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聚集在“同一空間”,同頻共商民族民間中醫藥傳承與發展之策。
云南民族種類居全國首位,是全國中藥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各族群眾長期防病治病的實踐中,形成了以傣、彝、藏醫藥為主,苗、壯、白、納西、佤等其他民族民間醫藥并存,多元一體、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體系。但云南不是中醫藥強省,思想認識不統一、機制體系不健全、人才匱乏、資源開發不充分等困難和問題突出。云南省政協十分關注全省民族民間中醫藥的發展“囧境”,專門向省委請示,經同意將其列入年度重點協商議題。
“云南民族民間醫藥是中華醫藥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云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何渝煦委員建議,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地方立法,開展搶救性資源普查和研究,建立傳承人檔案,增加高校相關專業設置和招生規模,通過設立技藝傳習館、完善準入考核機制等,全面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隔著大屏幕,遠在600多公里外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分會場的州藏醫院院長姚曉武深有同感。“全州民族民間中醫藥普遍為祖傳和師傳,以‘口傳身授’為主,且有‘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傾向,存在‘名醫消逝,名方流失,名藥缺失’的嚴峻局面,應從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能力提升、人才隊伍建設、醫藥研發等方面給予扶持。”
“建議成立省級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系列相關扶持政策,設立專項發展基金,組織開展民族民間中醫藥傳承人認定、管理和使用工作,開展民族民間醫藥資源普查,收集整理單方驗方,確保民族民間醫藥傳承后繼有人。”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協主席楊靜補充道。
“當前不僅民族民間醫藥傳承工作青黃不接,且民族民間醫生因取得職業資格異常艱難,常常陷入‘非法行醫’的困境中。”臨滄分會場的臨滄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劉寶林接過話茬兒,他建議,省級層面出臺特殊政策,切實解決民族民間知名老中醫的行醫資格。
云南被譽為中藥資源“基因庫”,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也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云南農業大學科技處處長、西南中藥材種質創新與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生超建議,依托生態資源優勢,聚力打造高品質道地藥材產業基地,建立相關標準、加大資源整合發掘力度,切實保護正在流失的民族藥資源。
“作為高校代表,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培養專業的民族醫藥人才?”委員發言完畢后,省政協主席李江“即興發揮”,將問題拋給了云南中醫藥大學校長熊磊和云南民族大學民族醫學院院長李干鵬。
李干鵬認為,政府部門應加強產學研機制的創新,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設置民族醫藥研發重大專項,給予專項人事編制支持,建立民間醫生共享信息平臺,為民間醫生獲得資質提供幫助。
聽完委員們的發言后,相關部門紛紛回應。省衛健委主任楊洋表示,將認真梳理,積極采納委員專家的意見建議,將建議落實到下步工作中;省科技廳副廳長高俊表示,將積極推動云南生物資源數字化、中藥(民族藥)第三方檢測和國際化注冊等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建設。
李江表示,要堅持中醫藥的文化自信,重視人才的培養,大力推進產業化,把沉睡在民間有效的單方、秘方和偏方,挖掘整理和開發出來,為它們注入科技的力量,讓它們走進工廠、走向市場,更好地為建設健康中國、健康云南服務。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民族 民間 中醫藥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