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人物
為企業保駕護航 用數字技術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訪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戴慶富
“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使廣大市場主體不僅能夠正常生存,而且能夠實現更大發展。”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企業實現更大發展指明方向,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近日,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智運”)黨委書記、總裁戴慶富在接受采訪時,就“六穩六保”工作的落實、如何辦好一流企業等熱點話題作出闡述。
問: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要發揮帶動作用,帶動上下游各類企業共渡難關。作為一家央企背景的科技公司,中儲智運在疫情期間起到怎樣的正向作用?
戴慶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這讓企業感到溫暖。作為央企上市公司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互聯網創新混改試點企業中儲智運的負責人,我深知責任重大。在疫情防控與經濟復蘇“兩手抓”的關鍵時期,中儲智運肩負著與上下游各類企業協同發展、共渡難關的使命。在此期間,中儲智運發揮技術優勢,將傳統物流與大數據分析、智能匹配等技術結合,為抗疫救援物資提供運輸保障;中儲智運還通過多年來搭建的物流生態鏈體系,為企業找到適合的運力,解決高成本的物流運輸痛點,幫企業減輕壓力,助力經濟復蘇。
我認為助力企業在物流環節實現降本增效是為經濟發展積蓄力量的重要表現,也是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幾年,中儲智運努力創造了一個高效協同、互利共贏的物流生態體系,實現了助力物流業、實體經濟的降本增效,引領了行業規范發展的目標。接下來,我們將圍繞構建國內供需大循環,布局國際雙循環的目標,用數字技術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用一站智能多式聯運體系,保障我國全球供應鏈體系建設。
問:對于中小企業近期面臨的巨大壓力,中儲智運是如何通過自身業務切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戴慶富: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占我國1.25億戶市場主體的絕大部分,吸納就業更是占90%以上。雖然近期企業成本有所下降,效益和資金狀況得到改善,但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差,疫后恢復依然比較艱難,發展仍面臨復雜嚴峻局面。
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儲智運在以下兩個切入口發力。一方面,中儲智運基于規范運行和技術上的研發創新,以及在資質審核、運輸流程跟蹤、運輸軌跡監控等關鍵方面的把控,為中小型網絡貨運平臺提供了借鑒的實踐經驗,助力中小型網絡貨運平臺少走彎路,合規運營。在這個過程中,也讓中小企業和貨主逐步改變傳統物流模式,進一步幫助行業規范化發展。
另一方面,中儲智運利用平臺優勢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運輸效率,為廣大中小微企業節省物流成本,助力它們迅速恢復生產經營并再創新高,對穩定就業以及宏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區域貿易型企業為例,通過智能匹配技術,我們為中小企業定位返程車源,為返程司機匹配返程訂單,從而盤活范圍內的閑置運力,減少空駛空載,最高為企業降低超過50%的物流成本。
問:請您具體談一下在哪些方面不斷完善營商環境,可更利于企業發展?
戴慶富: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意見分別從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和條件、優化外貿外資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提升涉企服務質量效率和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六個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各級政府“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企業提供了更優質、便捷的公共服務。
中儲智運所處的江蘇省南京市是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千萬級大型機場、億噸級港口和國家級高鐵樞紐的城市,區位優勢明顯。
今年4月,《江蘇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推進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正式下發,南京市被確定為省級智慧物流試點城市,將智慧物流作為數字化城市建設“突破口”,而中儲智運有幸入選江蘇省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網絡貨運平臺示范試點”單位,智慧物流試點城市的落地為中儲智運的發展帶來契機,加之南京市和鼓樓區主管部門與企業共同成長的“陪伴式”支持,創造了一個優秀的營商環境和政企關系,讓中儲智運全力發展業務,為企業長足發展提供“硬支撐”。中儲智運作為責任企業有義務整合多方資源,聯合高校及科研機構,充分發揮“產學研”合作的經營優勢,在數字供應鏈領域進行戰略布局,以精準服務為核心,發力數據產業,助力南京高質量發展。
問:黨中央明確提出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您認為網絡貨運在做好“六穩”、落實“六保”方面能起到哪些作用?
戴慶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但是卻強調了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作為“六保”的一項重要內容,“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成為兩會期間的關注焦點之一。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關乎企業生產穩定和長遠發展,是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的關鍵之舉。我認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一方面要支持企業通過數字技術實現技術改造和瓶頸突破,另一方面要通過創新研發確保整體市場以更加陽光、規范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以網絡貨運平臺為例,既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全局的貨、車智能配對,從而提高整體供應鏈運行效能,更要讓平臺承擔起必要的行業責任,讓B端與C端能夠實現經營、運輸、管理、稅務四大維度的全面標準化與規范化發展。
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愛國有多種實現形式,但首先是辦好一流企業。對此,您如何理解?您認為網絡貨運行業的一流企業應具備哪些素質?
戴慶富: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細胞健康,國民經濟的有機體就動能充沛,發展勢頭強勁。而國家繁榮和穩定才能為企業發展壯大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兩者缺一不可。因此,我認為企業與國家建設、發展戰略有機融合,才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企業和企業家要以身作則,敢于承擔社會責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中關于企業家精神的重要闡述。就中儲智運而言,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中,我們不辱使命、擔當作為,把企業家精神實打實地落實到了行動上。我們通過智能配對技術,實現平臺平均不到7秒即能完成匹配,用100%的匹配成功率,打通了馳援疫區的“紅色生命線”。
打造網絡貨運行業的一流企業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素質,一是為傳統產業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撐,用科技與服務相結合的方式,保障物資流通安全,實現全流程風控體系數字化,協同貨主企業與個體司機共同推動運輸場景標準化;二是通過精準物流大數據,用開放共享的理念,盡快建立一個第三方的供應鏈信用體系,讓所有參與方都能進一步擁抱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三是確保黨中央和國家的政策規范執行到位,用“合規精神”建立嚴格的審核、監管、執行、評估機制,創造不斷進化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模式;四是快速打通并鏈接各行各業供應鏈上下游數字化生產要素,以全局思維構建數字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協同上下游、多業態穩步發展。(王勤)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儲智運 戴慶富 數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