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聲音
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命名應規范
近年來,許多企業在建設內部培訓機構(“企業大學”)時形成了掛牌、冠名“學院”或“大學”的風氣,比如,2019年我國百強企業中有19家將企業大學命名為“學院”,有22家將企業大學命名為“大學”。這種命名方式與社會認知有一定誤差,易對社會公眾產生誤導。筆者認為,企業內部培訓機構不宜命名為“學院”或“大學”。這是因為:
我國法律法規賦予“大學”和“學院”以特定含義,特指實施本科或專科教育的學歷教育機構。高等教育法第十八條規定,“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主要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專科學校實施專科教育”、“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實施非學歷高等教育”。《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教發〔2006〕18號)對稱為“學院”和“大學”的高校在辦學規模、師資隊伍等方面做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如就辦學規模而言,稱為學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稱為大學的,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送審稿)也明確,“未取得辦學許可或者授權的社會組織,不得在名稱中使用大學、學院、中學、小學、幼兒園、學校等字樣。”因此,使用“大學”和“學院”等專屬稱謂需要得到我國教育行政執法部門的審批和備案,學歷教育機構之外的其他組織不應濫用這些特指名稱。
濫用“大學”等稱謂可能引起培訓和學歷教育領域的混亂。若不及時制止當前部分企業內部培訓機構濫用“大學”或“學院”稱謂的現象,今后大大小小的各類企業可能會紛紛效仿,成立各類“大學”或“學院”,從而降低“大學”這一稱謂在整個社會上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部分企業內部的培訓機構既承擔本企業職工培訓任務,也向社會提供有償的技能培訓,這些機構可能憑借“大學”或“學院”的校名進行尋租行為,誤導民眾。濫用“大學”或“學院”的企業內部培訓機構也易與企業舉辦的真正的民辦高校相混淆。我國不少企業舉辦了具有學歷授予資格的民辦高校,這些企業向民辦高校投入大量資金,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在辦學過程中也相應地提高了社會聲譽。若不及時制止企業擅用“大學”或“學院”作為內部培訓機構稱號的現象,任由此舉愈演愈烈,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民辦高等院校和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在稱號上的混淆,削弱民辦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和辦學權威性,降低社會民眾對民辦高等院校的認可度和信賴度。
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冠以“大學”名稱在國外也飽受爭議。世界各國普遍用“大學”一詞指代有權力授予學分或學位的正規高等教育機構。英國企業的內部培訓機構不能稱為大學(University),稱為學院(College)的也不多,只有國家備案的授予高等教育證書的企業培訓機構才能稱為學院(College)。美國各州針對“大學”這一命名使用權的立法規則是不同的:有的州規定如果企業的教育機構沒有為其雇員提供取得學分的學習活動,使用“大學”一詞進行命名是違法的,美國至少有4個州的法律禁止沒有獲得批準的教育機構使用“學院”或“大學”這一稱謂;有的州規定如果企業(組織)內的教育培訓機構的教育水平符合州、國家教育委員會的基本準則,就可以免受有關法令的限制。在實際操作中,許多企業為了避免與法律相抵觸而將“大學”這個名稱排除在它們的命名方案之外,大多稱之為“學習中心”,一些企業大學選擇通過獲得學位/學分授權的方式得到了“大學”一詞的使用認可,而另一些企業大學則選擇了與當地傳統的學院和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由企業大學與高等院校聯合頒發學位。
參照發達國家知名企業的實踐經驗,我國的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可命名為“學習中心”或“研修中心”等。若使用“學院”或“大學”等名稱,必須在“學院”或“大學”前加明確的限制性稱謂,以利于社會公眾做出明確區分。其中的一個思路是,可以參照“專修學院”、“社區學院”、“老年大學”等稱謂,以“研修學院(大學)”或“企業學院(大學)”等形式命名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如睿山信達企業大學、工商銀行杭州金融研修學院等。國有企業應該率先垂范,用規范的方式命名內部培訓機構。
規范企業內部培訓機構的命名不是限制企業辦學,而是為了促進企業更規范地舉辦各類培訓和教育活動,既要鼓勵企業舉辦主要為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進行管理和技能培訓的內部培訓機構,也要鼓勵企業舉辦真正的高校。《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提出,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要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從世界范圍來看,新型的世界一流私立高校往往是資金雄厚的世界一流企業舉辦的,如韓國浦項制鐵公司創辦了韓國浦項科技大學。今后要鼓勵更多一流企業舉辦民辦高校,同時鼓勵企業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方式參與到現有高校人才培養過程,為培養大批高質量應用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王一濤系蘇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費堅系揚州大學副校長、江蘇省鹽城市副市長。)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企業 大學 機構 培訓 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