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政策解讀 時評 人物 三同 典型案例

首頁>扶貧>典型案例

南疆深貧村“植荒成綠”越過“貧瘠丘”

2020年07月27日 13:45 | 作者:尚升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夏日里的阿克陶,林木郁郁蔥蔥。在遍布山野的桃園深處,綠色掩映間,不時可見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今年是個好年景,桃子長勢好,能有1.5萬元收入。”果農阿依木莎·圖爾地邊查看桃子生長情況,邊跟記者算起了賬。

阿依木莎·圖爾地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皮拉勒鄉依也勒干村村民。過去這個村子是典型的純農業村,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看天吃飯,收成很低。依也勒干村共有75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34戶,自然條件惡劣,土地稀缺且貧瘠,被列為深度貧困村。

自駐村工作隊來到村子后,決定帶領群眾闖出一條脫貧新路。通過多次考察、反復考慮,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村里確立了以桃、杏等特色林果產業為主導的發展路子。

土地少,就變戈壁荒灘為耕地。駐村工作隊隊長阿迪力·艾力介紹,2017年至今,村里先后投入4萬輛車次,拉運60萬立方米新土置換荒地土層。

過去,大片荒蕪的砂石地無人問津。如今,得益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適合水果種植等天然優勢,這個南疆貧瘠的小村莊變成擁有3000多畝林果的“寶地”,林果產業正帶動當地老百姓“換石成金”越過“貧瘠丘”。

村里免除前5年土地承包費,不少貧困戶在戈壁荒灘實現了果園夢。阿依木莎·圖爾地2018年承包了30畝地種植桃樹、杏樹和西瓜,隨著掛果期到來,她將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為了讓更多貧困戶嘗到林果產業的甜頭,村里成立林果技術服務合作社,將11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培養成護林員,每人每年收入可達1.5萬元。

幾年前,依也勒干村是一個缺乏產業、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的“空殼村”。隨著林果種植基地的建設,土層置換產生的大量砂石吸引兩家砂石料廠落戶,第一年便為村里帶來60萬元的集體收入。

此外,依托林果種植基地,村里打造了“水上樂園”農業觀光旅游項目,同時引進苗木培育實驗基地、林下養殖等項目,持續帶動貧困戶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來年桃花盛開時,相信很多人會慕名前來游玩消費。”阿迪力·艾力說,今后村里將圍繞林果經濟,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的道路上再邁一步。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林果 南疆 村民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二区 |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本久久道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