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資訊 法治時評 法治人物 法律速遞 盈科說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頁>法治>法治縱橫

讓公平正義提速增效可感可觸

甘肅法院強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服體系建設

2020年07月23日 10:40  |  作者:周文馨 趙志鋒  |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微信辦案太方便了,不用大老遠跑一趟就解決了問題。”當事人李某高興地說。

前不久,甘肅省徽縣人民法院成功運用微信調解了一起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案件,得到當事人一致稱贊。

自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以來,徽縣法院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廣泛適用形式多樣、方便快捷的“指尖化”服務,大大節約了訴訟成本,提升了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一年來,甘肅各級法院以平臺深度運用為抓手,以系統共連、服務共享為支撐,切實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回應群眾司法需求、化解矛盾糾紛、彰顯法院形象的“口碑工程”,快捷高效的多元解紛舉措令群眾交口稱贊,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更是讓群眾拍手叫好。

法官聯系點“一點多效”

6月18日,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村民鮮某來到雙灣法庭法官聯系點,向法官訴說了他的遭遇。

原來,2015年鮮某帶領4位村民在周某處務工,活干完后,周某只付了一部分費用,剩余的部分打了個欠條便失去了聯系。

接待法官了解到鮮某的情況后,立即前往武威尋找當事人周某。通過走訪鄰居及親屬,終于與周某取得聯系,在法官耐心釋法說理下,兩天后,周某付清了拖欠鮮某的勞務費1萬余元。

2019年10月,金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市所轄139個行政村、33個社區設立過濾分流、內引外聯、引導調解、訴訟服務、訴調對接“五種功能”銜接的法官聯系點,構建了覆蓋鄉村社區的多元解紛網絡,走出一條審判工作和群眾路線相結合、司法職責與社會職責共擔、執法辦案與法治維穩相結合的“一點多效”化解矛盾糾紛新路子。

法官聯系點由金昌中院牽頭抓總,縣區設立實施辦公室,基層法庭設立工作站,村社設立聯系點。全市67名聯系法官與所聯系的鄉村社區建立了工作微信群,全天候服務人民群眾。

法官聯系點工作站還建立了網上服務平臺,全方位提供網上立案、委托送達、法律求助、指導調解、糾紛化解等服務。

自設立法官聯系點以來,聯系法官訴前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400余件,大量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層,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增量。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開展以來,甘肅各級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大格局,切實發揮了司法在市域治理中的“鏈條效應”,全省各級法院受案數量呈現下降趨勢。

“漏斗式”過濾高效解紛

張掖市民張某曾給鄰居巨某借款兩萬元,但巨某生意失敗,無法及時償還。5月21日,張某將巨某訴至甘州區人民法院。

由于案件標的額較小,雙方對事實也無爭議,訴訟服務中心將該案分流至速裁團隊。5月27日,在甘州區法院聘請的特邀調解員黃鈺才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該案從立案至調解成功,僅用時6天。

甘州區法院是全省案多人少矛盾最為突出的基層法院之一,近年來,年均收案數量超過2.8萬件,員額法官人均結案數量超過400件。

面對案多人少困境,甘州區法院以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部署為契機,著力完善“分調裁審”配套體系,通過“三次分流”的工作模式推動矛盾糾紛快速化解。

自2019年以來,甘州區法院推動20類共6720件民商事矛盾糾紛在訴前向甘州區綜治中心分流,由甘州區三級綜治中心進行訴前調解,通過“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化解各類糾紛1130件,實現了訴源治理和訴調對接“雙輪驅動”,案件數量持續增長的現象成為歷史。

同時,兩個律師調解室、兩個特色調解室和8個專業化調解室也建設成立,推動了交警、勞動監察等部門參與糾紛化解,速裁團隊3名員額法官帶領72名特邀調解員快速化解簡單民商事案件4112件,使大量簡單民商事案件通過審前調解和民商事速裁快速化解。

據統計,去年6月以來,全省法院共對接調解組織3267個,聘請特邀調解員3715名,訴前委派調解案件22594件,訴中委托調解案件26046件,速裁快審37924件,形成矛盾糾紛化解多點共治、分層過濾的“漏斗”效應,形成分層遞進、銜接配套的一站式糾紛解決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快捷的矛盾糾紛解決渠道。

“民事直說會”共商民事

“現在電信詐騙多發,請大家務必提高警惕!”

“務工時要及時結算,切記索要憑證。”

“有意見、有問題就及時聯系特邀調解員。”

7月10日,又是兩當“民事直說日”,兩當縣人民法院的12名員額法官分別來到所幫扶的興化鄉各村和基層法庭轄區,按時列席“民事直說會”,與村民一起說農事、話產業、言發展,征求意見建議,普及法律知識,坐班化解矛盾糾紛。

兩當縣法院立足縣域工作實際,將“民事直說”作為法院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平臺,每月的10號作為固定“說事日”,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疑難問題,形成了“有事大家‘說’、民事共同‘議’、事定馬上‘辦’、辦事全程‘督’、好壞大家‘評’”的一套完整體系,拓展緊密聯系群眾的解紛渠道。

截至目前,兩當縣法院訴前化解“民事直說”相關矛盾糾紛150余件,占年受理案件總量的40%以上,全院訟訴案件受理數下降17.9%。

同時,兩當縣法院將深化訴源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為所幫扶的興化鄉各村派出一名員額法官任法治指導員,并為全鄉及各村聘請特邀調解員,全力打造“無訴訟村”。

甘肅各級法院堅持因地制宜,積極借鑒“楓橋經驗”,立足“馬錫五審判方式”司法精髓,將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有機融合,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多元解紛優勢。

“指尖上訴訟”便民利民

“不用上法院,手機上就能申請司法確認,真是很方便!”1月31日,秦安縣人民法院在線辦理了一起司法確認案件,法院調解平臺切實解決了疫情期間人民群眾的后顧之憂。

在訴訟服務中心大廳配備的自助立案終端,引導訴訟群眾自助立案;配備訴訟和執行風險評估自助終端,通過大數據分析生成評估問卷,引導當事人降低訴訟風險;配備智能訴狀自助終端,通過人工智能引導當事人打印自動生成的訴狀……

這樣的便捷,得益于甘肅法院全力打造的立體化、零距離、全方位的訴訟服務格局,為當事人提供多元解紛、登記立案、分調裁審、審判執行輔助、涉訴信訪、普法宣傳等全方位服務,實現了由立案窗口服務向訴訟服務全程服務的功能轉型。

以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作為訴訟服務發展新動能,甘肅法院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建成數據向上集中、服務向下延伸、覆蓋全省113家法院的“慧審云”平臺,助推形成以電子訴訟服務為核心,貫穿“廳、網、線、巡”于一體的“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以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方式,為當事人提供訴前調解、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等便捷化服務,生動詮釋了“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的服務新理念。

截至目前,全省移動微法院注冊認證人數超過15000多人、立案申請超過22000多件,一審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理用時減少1.64天,執行案件平均用時減少2.28天,讓當事人和法官充分感受到“指尖訴訟、掌上辦案”的便利;全省113家法院全部開通上線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入駐調解組織1042個、調解員2729名,群眾可足不出戶無縫銜接訴訟調解。

編輯:秦云

關鍵詞:甘肅法院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服體系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页面升级永久亚洲色 | 中文字幕中文有码在线 | 午夜看片a福利观看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 一级特级欧美aⅴ在线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有码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