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血壓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壓?這兩類特殊情況要注意

2020年07月16日 17:36 |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近年來,高血壓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病名,其患病率高,且患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其發病特征與防治措施不盡相同,甚至還會出現“假性”高血壓的情況。因此,全面了解高血壓常識,對于疾病早期預防與健康管理意義重大。

“假性”高血壓——白大衣性高血壓

“白大衣性高血壓”也叫“診室高血壓”,顧名思義,就是在醫院或診室測得血壓高于正常值,而在醫院診室外動態監測的血壓或家庭自測血壓正常,并且這種情況反復出現。

很多患者進了醫院,尤其是和醫生一起待在就診室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因此會導致血壓輕度升高。如果患者在診室測量的平均血壓在140/90mmHg之上,而在家中測量時血壓又低于這個數值,我們就稱這種高血壓為“白大衣性高血壓”。

有趣的是,國外的研究發現,醫生測量的血壓一般會比護士或其他技術人員測量的血壓稍微高一些。而且,隨著患者拜訪醫生的次數增多,測量的血壓會慢慢下降,等到患者第三次就診時,測量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可能會較第一次數值分別下降15mmHg和7mmHg。

白大衣性高血壓并不少見,尤其在兒童和老年人中更為常見,因此,單憑一次在醫生診室測量的血壓升高,并不足以診斷為高血壓,有可能是白大衣性高血壓。

“高危性”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

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每個人的血壓對攝入的食鹽(鈉)量有不同程度的反應,即所謂的鹽敏感性。因攝入的鈉鹽較多而引起的高血壓被稱為鹽敏感性高血壓。

據報道,我國一般人群中鹽敏感者約有二至四成。在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鹽敏感者高達六成。老年人、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代謝綜合征患者中鹽敏感者也較多,絕經后女性的血壓對鹽的敏感性也會增加。

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常伴有鈉及鈣代謝異常,且這類患者的血壓晝夜節律改變、左心室肥厚發生率均明顯高于鹽不敏感者。鹽敏感性高血壓對人的健康危害極大,這類患者發生腦卒中、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的風險,是其他類型高血壓人群的3~5倍。因此,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應更嚴格地限制鈉鹽的攝入。

在限鈉的同時,推薦增加鉀的攝入,如多吃含鉀豐富的豆類、蔬菜、水果。豆類中以黃豆的鉀含量最高;蔬菜中含鉀最多的是菠菜、土豆、山藥、萵苣等;水果中以橙子含鉀量最高;還有酸奶,蛤類食品等。


編輯:劉暢

關鍵詞:高血壓 患者 血壓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天天综合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