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異地搶券、二手交易、套利返現…… “羊毛黨”禍害消費券“生意經”
領取10元消費券后,與商家串通,向商家支付30元人民幣后,商家賬戶可收到40元,商家扣除4元好處費后,將剩余的36元返還給“消費者”,實現消費券套現……
疫情后,為提振消費,恢復經濟,各地紛紛發放消費券,總額以百億元計,成為民眾實實在在的福利。與此同時,這一福利也被“羊毛黨”盯上,他們與商家串通套取補貼,財政資金成了“唐僧肉”,政府撬動消費的初衷也打了折扣。
消費券生意紅火
在一些二手銷售平臺和QQ群里,“消費券回收”的字樣不少。昆明、珠海橫琴、佛山三水、安徽阜陽等多地消費券網上均有銷售。不同地域、不同面值,價格也不同:“消費券回收,5折,只收100元、200元、500元的百貨購物券”“回收消費券!需要的聯系我”“400消費券,返330”……
半月談記者注意到,某地政府剛剛發放的消費券,便出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有賣家表示,一張100元的旅游消費券折后70元,50元的餐飲消費券折后35元。不同商家、不同類別,售價也不同。
許多買家表示,需要添加個人微信,私下發送消費券碼截圖進行交易。有賣家向半月談記者出示了其他交易記錄,并強調消費券安全可靠,保證能用?!澳闶巧虘魡幔俊币粋€賣家手里的消費券為面值50元的某市體育消費券,據他介紹,一大早自己就賣出了4張,來收的多為商戶。
按照要求,消費券只能在本地領取,本地使用。但多位技術安全專家表示,利用市面上常見的虛擬定位工具,一些“羊毛黨”可以繞開地域限制,做起全國生意。
工作人員在發放旅游消費券
套利返現追查難
消費券套現容易嗎?隨著執法力度加大,越來越多的商家已變得謹慎。半月談記者在北京、杭州等一二線城市嘗試以套現為由與一些商家進行“溝通”,但天虹商場宣武店、全聚德和平門店、杭州下城區多家小型餐飲店的相關負責人均當場拒絕套現要求?!斑@是不允許的,否則我們都得進去?!?/p>
不過仍有商戶對于白撿的“好處費”樂意配合。“給錢就行了,自己也沒什么損失,兩方一配合,就是坐著收錢的事兒?!睒I內人士說,具體是六四分,還是五五分,需要看商家的態度?!白吡俊钡纳碳铱梢宰龅剿牧只蛘呷叻?。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商家已經學會規避平臺的風控系統,支付寶消費的錢款用微信返還,甚至有些店面備了充足的現金,所有返還的錢款,都用現金支付,增加平臺追蹤難度。如果是跨區域消費券,“黃牛”甚至可以做到全國聯動,有的只需要一張收款碼,線上即可完成套現。
有商家表示,之前老顧客用遠程掃碼套現的比較多,現在已被系統檢測到,目前只能到店掃碼。該商家還表示,相關部門已經對消費券套現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因此現在掃碼支付需要隱秘一些。
亟須提高違法成本
事實上,各地已意識到消費券套現問題,并及時出臺了有關彌補措施。但消費券套現亂象仍屢禁不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在消費券實際發放過程中有的人一張搶不到,有的人卻利用漏洞哄搶多張進行套現。這說明消費券的設計機制需要進一步優化,做到規范、精準發放。
重慶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律師羅勇建議,各地可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消費券,充分借用其難以篡改的技術特點,實時追蹤每一張消費券的使用情況,保證券盡其用。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通過虛假交易消費券返現的本質是非法獲利。依據我國刑法有關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獲利行為,如果金額達到一定數量,根據不同情節可能構成盜竊罪、詐騙罪和職務侵占罪等不同罪名。
同時,專家建議對違規商家加大打擊力度?!耙坏┥碳覕祿霈F異常,會很快反映到有關平臺上。”盤和林認為,防范分散流動的“羊毛黨”成本太高,應從商家入手,充分發揮商家自律機制,并加大經濟懲罰力度,提高其違法成本,以此遏制亂象發生。(記者 魏董華 馮松齡)
編輯:秦云
關鍵詞:消費 商家 交易 羊毛黨 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