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李木元)“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而心衰的死亡率非常高,有數據顯示,約有50%心衰患者在診斷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種癌癥。”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霍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呼吁,盡快建立“心衰中心”,將心衰患者全面全程管起來,刻不容緩。
各種心臟疾病控制不當會進展為嚴重的終末階段,即心力衰竭,簡稱“心衰”,也被稱為“心臟病最后的戰場”。我國成年人心衰患病率高達1.3%,至少有1000萬的患者人群。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均是心衰的高危人群,這些疾病在后期均可引起心衰,需引起廣大人群的警惕。
霍勇表示,如果心衰控制不佳,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差,由于呼吸困難、足踝腫脹、乏力等癥狀,患者飽受睡不好、動不了、不能爬樓、不能干家務的痛苦。不僅如此,心衰是引發患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長期反復的住院治療給患者自己和家人帶來了極大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心衰的死亡率也很高,有數據顯示,約有50%心衰患者在診斷5年后死亡,生存率低于多種癌癥。因此,建立“心衰中心”將患者全面全程管起來,刻不容緩。
霍勇介紹,心衰中心,以“規范心衰診治,讓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最恰當的治療,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為目標,通過組建多學科管理團隊,推行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模式,實施以心衰指南為依據的規范化診療和患者長期隨訪管理,可以提高心衰的整體診治水平。
“心衰治療疾病負擔重,但目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心衰用藥較少,這給基層用藥選擇帶來阻礙。”霍勇建議,重視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內心衰治療藥品結構,適當調整準入,尤其是療效確切、經濟性更好,能顯著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降低患者負擔的藥品。
相關鏈接:
防控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管理是重中之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轉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普遍流行。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社會城鎮化等新挑戰的出現,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持續增加。據統計,中國心血管病患者人數已高達2.9億。
霍勇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多重危險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加強危險因素的綜合管理,可以提前阻斷心血管事件鏈,達到降低心血管終點事件的目的。心血管危險因素管理,可以明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和致死率,但我國目前的風險因素控制比例整體偏低,重中之重是要加強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管控。
上下聯動,建立各級全面篩查和管理中心
霍勇表示,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管理不僅需要醫患配合,更需要進行系統化管理。目前我國對于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認識處于逐步重視階段,不同地區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加強各層醫療機構對于提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綜合管理意識,強化心血管危險因素控制能力,提高整體控制率勢在必行。
霍勇建議,建立各級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全面篩查和管理中心,對心血管危險因素實施全方位篩查,有利于了解國民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分布、控制情況。同時利用社區醫院的便利性進行后續的跟蹤管理,對患者進行理念一致的風險管理,并對合并危險因素的患者進行統一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的認識和自我管理意識,更好地管理心血管危險因素。
控制好“壞膽固醇”,亟需更多創新藥
霍勇表示,高血脂是患病率增長最快、國民暴露水平最高、且可控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從篩查方面,據超千萬的體檢數據分析,1/3的成年人存在血脂異常,但是超過95%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血脂水平異常。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還有一些與心血管風險顯著相關的血脂指標尚未被列入常規的篩查中(例如脂蛋白a)。這一點提示完善血脂水平的篩查是實現有效管理這一危險因素的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霍勇指出,我國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的控制率僅為31.4%,其中極高危組的達標率僅為24%。這說明現有的治療措施仍然沒能完全滿足治療需求。應該想辦法將更多創新藥物帶到臨床,帶給廣大患者,進一步提升血脂異常的管理。上述兩大現狀問題都導致較高的心血管事件殘留風險,亟待進一步優化篩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