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2020年06月04日 14:53 | 來源:青海日報
分享到: 

本報記者 劉 偉 通訊員 姚子龍

古村、古宅的鄉村風韻,永遠是人們夢里的故鄉,唐代詩人高適遠游他鄉時,曾有“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的感嘆。誠然,兒時的村莊承載著豐厚的人文內涵,凝聚著離鄉游子美好的回憶。

黃南藏族自治州古村落眾多,與千百年來深厚的黃南山水文化密不可分。近年來,這個州在探索生態與經濟統籌協調發展的道路上,積極開展歷史文化名城和傳統村落的調查摸底、挖掘申報、實施保護工程等工作,全州歷史文化名城和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推進鄉村環境保護以及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靚麗名片。

內外聯動展魅力

“要說保護古村落,那我們村可沒得說,至今都保留著幾百年前的房子,而且這種保護是由內而外的。在遺址設施方面,村民自發地保護,愛護這里的一磚一瓦,在外部環境方面,黨員發揮模范作用,帶領村民清掃道路、垃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绷钠鹱约旱募亦l,同仁縣保安鎮城內村黨支部書記賈有林言語中透著驕傲和自信。

保安城建于明代,位于同仁縣城以北約15公里處,是通往西寧市和甘肅省臨夏等地的必經之路,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屯兵之處。早在明洪武年間就建有“保安站”,至今還遺存有鐵城山、保安都司衙門、藥王廟、關帝廟、明清駐軍營房、烽火臺等古建筑。

站在高處俯瞰,古城呈長方形,占地約為6公頃。觀其地形,地處隆務河河谷地帶,不僅利于排兵布陣,肥沃的土地又能解決后勤補給問題,曾一度是甘肅、青海地區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基地。村落格局與獨特建筑無不體現了人類的生活智慧與文化理念。

在時間的長河中,曾經的兵城早已退出歷史舞臺。歷經歲月洗禮,城垣雖為夯土,但依然堅實牢固如初。走在幽靜的古巷里,斑駁的墻壁無聲地訴說著這里的前世今生,耳邊仿佛仍能聽到士兵的吶喊聲。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對于村民來說,古城早已不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而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寄托。面對新農村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如何使生活在古村落中的群眾改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是擺在當地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作為州府所在地,同仁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除了保安古城,還有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吾屯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幾十座古村落,這些古村落散落在隆務河兩岸,遍布鄉野,如珍珠般點綴在青山綠水間,成為熱貢文化的重要載體,綻放著獨特的魅力。

為了促進古村落可持續發展,黃南州在規劃建設中,突出生態優勢,注重與鄉村自然環境相融合,加強古樹、林地、水生態保護,保留鄉村歷史遺存、保持鄉土味道,對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古遺址進行修繕,使黃南古村落、古文化與新農村、新生活和諧共融、相得益彰。

巧借東風換新顏

初夏,走進同仁縣扎毛鄉,滿眼的綠色青山。“扎毛”,藏語意為“皇后”,據說羌族的先輩曾在這里繁衍生息。

在國蓋立倉村,平整干凈的巷道里,形態各異的雕塑和極具民族特色的藏式房屋相映成趣,蔥蔥郁郁的樹林間鳥鳴聲與河流聲交匯在一起,一幅安寧和諧的鄉村景象。

傳統村落保護中,國蓋立倉村可謂成績斐然。近年來,該村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宜居村莊”“全國文明村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障基本示范村”等稱號。

國蓋立倉村既是古村落,也是一個深度貧困村。曾幾何時,很多老房子經過數次維修已經破敗不堪,村民又無力拆舊建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古村落面臨著消亡的巨大壓力。

據介紹,前幾年,村民眼中,國蓋立倉村無異于“荒郊野嶺”。基礎設施跟不上,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河道內污水橫流、垃圾漂浮,群眾生活環境令人堪憂。

從2018年開始,扎毛鄉憑借脫貧攻堅的強大東風,先后實施美麗鄉村、特色村寨、鄉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建設,著力改善村莊道路、給排水、供電、交通等基礎設施,幾年來,隨著一系列工程的實施,從根本上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眾生活條件。

同仁縣組織部部長陳峻說,為了切實保護古村落的山水文化,州、縣兩級組織部門積極開展“一核三治”藏區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將古村落環境保護納入村“兩委”班子考核,有效杜絕了大拆大建、破壞生態環境現象的發生,一大批古村面貌、歷史文化得到傳承。

“目前全縣村級衛生區域實現網格化管理,既有保潔員,又有監督員,有效治理垃圾亂堆亂放、垃圾圍村的現象,被列入傳統文化保護名錄的村莊已達道路硬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的標準,為下一步開展鄉村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陳峻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黃南州依托傳統文化村落保護規劃,按照“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標準,高質量建成106個的高原美麗鄉村,其中有22個村被納入國家傳統村落保護名錄,這些村制定完善村規民約,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瀕臨消失的古老文化再次散發出文明的氣息。

生態旅游筑產業

漫步于扎毛河畔,一個個古村依河而建,古樹,古村,古建筑,濃郁文化氣息沁人心脾;休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各類旅游扶貧項目帶領群眾脫貧增收……優美的農村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蘊、甜美的群眾生活,這些正是黃南州全力推進傳統文化村落保護的真實寫照。

然而“外顯生態風光”還遠遠不夠,傳統文化村落要發展,更需要“內含產業興旺”。隨著傳統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的深入開展,扎毛鄉古韻展新顏,古老建筑群、優雅的生態環境、古樸的村風民俗,讓追尋鄉愁的游人紛至沓來。

在這里,閑置的老房子變身成了“農家樂”;木刻技藝傳承人當周重拾手藝,賣起了藏式工藝品;村民組建成立了“藏戲藝術團”…… 每當夏日,依山傍水的古老鄉村樹綠草茂,鳥語花香。一個個游客體驗區內,采摘、漂流、觀賞民族風情舞蹈,游人玩得不亦樂乎。

提及旅游,同仁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局長陳赟章動情地說道,隨著鄉村旅游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喜歡駕車去鄉村體驗田園生活。今年“五一”假期,一些外地游客路過扎毛村時很興奮,紛紛停車拍照留念,都說沒想到在這樣的深山里有這樣漂亮的地方!

“如今發展鄉村旅游,拿什么吸引游客?說到底,綠水青山就是我們金山銀山。既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還要為游客提供休閑高端的優質旅游服務,游客才能多起來!村莊才能實現生態涵養與綠色富民的雙贏。”陳赟章說。

據了解,經過兩年的發展,扎毛村已創辦集體休閑接待中心2處,民宿40處,借助鄉村旅游節、自駕游等各類活動,如今年接待游客4000余人,旅游收入達300余萬元,昔日的貧困村逐漸成為受人青睞的鄉村旅游勝地。

在走訪中我們還了解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扎毛鄉還成立了林木育苗、藏藥種植、蕨麻種植、牛羊養殖、旅游等多個合作社,作為扶貧產業,合作社幫助群眾統一管理、統一銷售,解決群眾產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六月的黃南,自然和人文景觀美不勝收。沿路邊走邊欣賞田野的美景,枝繁葉茂的古樹枝條無比眷戀地撲向大地母親的懷抱,見證著這方熱土上勤勞善良的人們對建設美好家園的信心和希望。

關鍵詞: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精品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免费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亚洲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