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耕育足跡”大足跡促進三生產業可持續發展
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會影響一個家庭,億萬個家庭的消費方式就直接影響到整個地球的生態狀況。我們平時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用水、紙、電、交通、垃圾處理、食物飲食方式等都與生態相關。為了地球的健康和人類的健康。中國生態志愿者倡導在維持一定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生態生活,綠色出行。
近年來,隨著社會公眾對生態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認識到要對社會承擔生態責任。在生產、生活中使用的各種資源,尤其是自然資源和能源時,應該履行“水效率、碳減排”生態義務,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到生態環境、社會效益的平衡。中國生態志愿者喚醒人類必須從無止境、無節制的使用地球資源、追求物質享受的生活方式,回歸到生態生活、生態消費的新生活態度,進而引領社會發展方式更經濟有效,生活更和諧、生態更健康。
1、“耕育足跡”概念與資源、空間承載力
“耕育足跡”(大足跡)是包括生態足跡、碳足跡、水足跡、氣足跡等生態指標的集成的基礎上,結合耕育理念與生態志愿者一起倡導“生態生活、生態消費”。
“耕育足跡”是為全人類持續提供資源或廢棄物處理能力、以及提供生存、生產、健康生命等新三生的生活空間面積。在保證一定生活質量和承載人口數量條件下,需要的可供人類使用的資源及再生資源,并能夠安全處理廢棄物的生態系統,空間面積。耕育足跡將每個人消耗的資源折合成為全球統一的能源、水資源、空氣資源等具有生產力的地域面積,并量化出一定區域耕育足跡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差值即耕育赤字或耕育盈余,準確地反映了不同區域對于全球資源、生態環境現狀的貢獻。耕育足跡既能夠反映出個人或地區的資源消耗強度,又能夠反映出區域的資源供給能力和資源消耗總量,也揭示了人類生存持續生存的資源、生態閾值。通過相同的單位比較人類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給,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衡量一定的生物圈內可以合理承載的人口規模、物質生活水平、技術條件和生態生產力的能力。
2、“三生足跡”是耕育足跡的提升
三生足跡是“耕育足跡”與生產足跡、生活足跡、生存足跡、生命足跡等與自然和人類生存指數相關的指標,目前,生態志愿者開始踐行減少碳足跡、水足跡的生態理念。號召轉變生活方式,放棄各種“高碳”生活,倡導“低碳”的生活。
生產、生活、生命足跡等與自然和人類生存指數相關的生態足跡密切相關。生態足跡也稱“生態占用”。是指特定數量人群按照某一種生活方式所消費的,自然生態系統提供的,各種商品和服務功能,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需要環境(生態系統)吸納,并以生物生產性土地(或水域)面積來表示的一種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應用意義是:通過生態足跡需求與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亦稱生態足跡供給)進行比較即可以定量的判斷某一國家或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狀態,以便對未來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科學規劃和建議。
三生足跡在“耕育足跡”與生產足跡、生活足跡、生存足跡、生命足跡融合的基礎上,通過生活指數、生命指數可以體現三生足跡的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力。
生活質量指數(PQLI):用于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的營養、衛生保健和國民教育水平的綜合指標,生活質量指數的評價標準大于80為高素質人口,小于60為低素質人口。人口生命素質指數也稱物質生活質量指數,是為測度物質福利的水平而開發的一個綜合指標,旨在測度世界最貧困國家在滿足人們基本需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該指標于1977年作為測度居民生活質量的方法正式公布。
3、 碳足跡及低碳生活
碳足跡是指企業自身活動、生產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每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碳足跡表示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越多,“碳足跡”越大,導致地球變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多;個人生活和消費以及企業的采購、生產、倉儲和運輸供應鏈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碳足跡通常也被稱為“碳耗用量”,用于測量機構或個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對環境影響的指標。作為對抗氣候變化的重要武器,企業和個人通過確定自己的“碳足跡”,了解“碳排量”,進而去控制和約束個人和企業的行為以達到減少碳排量的目的。“碳足跡”作為最直觀的環保指標,是對企業理解和落實循環經濟提出的更高實踐標準,而低碳經濟則是具體量化。只有當企業和個人能同時自覺承擔環境義務,進行自我約束和控制,才能真正實現其對消費者,對國家,以及整個人類生存環境的承諾。
碳足跡和低碳經濟等生態環保理念,既是生態環境的問題,也體現著人類為解決問題的不懈努力。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低碳經濟,開始展示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在世界范圍內,很多知名企業已將“低碳經濟”和“碳足跡”作為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眾多行業內優秀企業開始著手從產品源頭設計開始,減少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GHG排放量。而且每個人自覺持之以恒的習慣每天日常生活的節儉“小事”,共同集合成保護地球生態的“大事”。
4、 水足跡及提升全民節水意識的緊迫性
水足跡指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消費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形象地說,就是水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踏過的腳印。水足跡還包括日常生活中公眾消費產品及服務過程所耗費的那些看不見的水。“水足跡”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荷蘭學者阿爾杰恩·胡克斯特拉在2002年提出的,其中包括國家水足跡和個人水足跡兩部分。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0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指出,國家水足跡包括用于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分為內部水足跡和外部水足跡。個人水足跡計算的則是一個人用于生產和消費的總水量。
水足跡除了水表上的數字,包括平時我們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看不見的水,就是所謂的虛擬水。2009年7月,英國兩家健康與食品游說組織建議,食品和飲料產品應附上一種新的標簽就是水足跡標簽,以便讓消費者了解更多有關產品水足跡的信息即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目的是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給人以更直觀的刺激。澳大利亞政府早在2006年就開始推行水效率標簽計劃,以國家行政力量強制水效率標簽應用于日常用水產品,成為呼吁節水的先行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發布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到2030年,約半數世界人口將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節水問題應該引起社會足夠的重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動物性產品的攝入量增多,動物性產品的虛擬水含量要高于植物性產品,膳食結構的差異顯著影響了水足跡的量值,我國人均水足跡將會有顯著增長。
5、 生態足跡喚醒人們生態環保意識
生態足跡就是能夠持續地提供資源或消納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空間,其含義就是要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夠容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面積。生態足跡估計要承載一定生活質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可供人類使用的可再生資源或者能夠消納廢物的生態系統,又稱之為“適當的承載力”。
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規劃與資源生態學教授里斯(WillianE.Rees)提出。它顯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指定的人口單位內(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需要多少具備生物生產力的土地和水域,來生產所需資源和吸納所衍生的廢物。生態足跡通過測定現今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來評估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核算一個地區、國家和全球自然資本利用狀況,測量人類對自然生態服務的需求與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態服務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利用狀況,可以在地區、國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較人類對自然的消費量與自然資本的承載量。生態足跡的意義在于探討人類持續依賴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
從全球范圍看人類的生態足跡已超過了全球生態承載力的三分之一,人類現今的消費量已超出自然系統的再生產能力,即人類正在耗盡全球的自然資產存量。如果生態足跡超過了生態承載能力,就是不可持續的。為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來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費,減小自身的生態足跡。
6、 氣足跡及其他
《巴黎協定》的農業政策與措施,需要依據可指示農業溫室氣體(GHG)綜合減排效果的指數,如農作物種植系統GHG足跡(下簡稱GHG足跡),亦即形成單位農作物產品的生命周期GHG凈排放量。作為“氣候智慧型”農作物種植系統的關鍵評價指標,GHG足跡不僅可用于衡量種植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潛勢,還可用于確定食品的綠色增值稅率,以促使公眾通過市場機制,自覺采取有利于減緩氣候變化的低碳型(即低GHG凈排放)生產或生活方式。
7、 “三生產業”促使耕育足跡朝更適宜人類生存的方向發展
“三生產業”是新時代“新三生”和耕育三生理念與三生農業、三生康養等一二三產業領域的融合應用。“三生產業”是生生不息、持續更新提升的生態理念,“三生產業”伴隨著“耕育三生”理念的發展,其內涵從創立到現在經歷了三次更新。第一次是2500年前創立的原“三生產業”,是按照“三生萬物、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理念的產業。第二次是在二十一世紀初的“新世紀”,依托生活、生產與生態融合老“三生產業”。第三次是進入新時代按照新變化和要求,在與新時代的生物、生存、生命融合后的耕育三生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新“三生產業”。“三生產業”的“天人合一”理念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化核心,是人與自然辯證統一的關系;表明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發展的完美追求和進取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世界觀、價值觀的思維模式。“天人合一”是一種境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人與外物有機和諧的聯系統一,天地與人高度融合的價值體現。
8、 耕育足跡和耕育文化是生態保護的源泉
耕育文化歷經數千年,綿延不絕。天地大義,生生不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三生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弘揚三生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的生態家園,就要求我們要樹立耕育文化理念,了解耕育文明源遠流長的發展歷程。新時代新三生發展原則是遵循耕育倫理道德,建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保育、生命健康的社會。“耕育農法”是一種使用傳統農耕技術與現代生物科技融合集成的農業生產方法,也是保持農田有機質平衡(有機質農業),天人合一、自然而然,古今融合的生產方法。構建從土壤到餐桌的生態食材、生態餐館供應消費鏈,打造中國生態、營養、健康三生產業品牌,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三生產品品質。
9、 “三生產業”與耕育倫理是耕育足跡的生態和道德基礎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現代生態理念融合,產生了中國生態志愿者群體,生態志愿者倡導擴大森林面積、蓄積量、生物量和生長量,增加森林對碳的吸收,發揮森林碳匯作用,不僅能夠有效遏制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還能美化和改善環境,發揮森林的生態、社會、經濟、文化功能和效益。
耕育倫德強調人與自然和諧,面對經濟和社會層面上農林牧副漁、生態環境、康養、餐飲、文化、教育、食品等相關方面,追求公平合理、責任共擔,加強全社會自覺行為和規范,謹慎創新有關的倫德問題。“三生產業”圍繞“耕育三生”和生命健康產業核心,通過全球化的一二三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打造,構建起一個生態健康三生發展模式,為社會提供生態自然的和諧永續發展空間,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品質健康生態產品。(作者孫建系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