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起,教育部決定將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調整為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即5年本科階段合格者直接進入本校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銜接的3年臨床醫學(含中醫、口腔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階段,實施一體化人才培養。實踐證明,這個調整對培養高水平高素質臨床醫師、建立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推進醫學教育綜合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戴銘經過調研了解到,由于受到招生指標的限制,“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規模太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高水平高素質臨床醫師的巨大需求。多種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并存,不能更好更有效地推進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并通過標準化規范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更多高水平高素質的臨床醫學人才。另外,5年本科的臨床醫學生,如果不能通過激烈競爭升學或進入數量同樣有限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就失去了進入臨床工作的機會,大量醫學生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為此戴銘建議,從明年起大幅度增加“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的招生指標,并且不再與碩士研究生招生指標掛鉤,擴大其招生培養規模。同時,在不斷增加招生規模的基礎上,將“5+3”一體化醫學人才培養作為高水平高素質的臨床醫學人才的主要模式,不再招收五年制的臨床醫學本科專業。
編輯:楊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