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7日電(記者 王惠兵)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攔路虎”。2019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簡稱全國信易貸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以“信用+科技+普惠金融”模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廣大中小企業展現了一幅實體經濟創新轉型發展的“藍圖”。
“該平臺的創建讓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足不出戶’解決融資難題。”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福建省工商聯副主席柯希平用數據算了一筆賬:半年多來,累計注冊企業數555100家,覆蓋262個市(區),發放貸款總額2843.26億元,入駐394家金融機構,優選推出純線上產品178個……
柯希平說,疫情期間,借助全國信易貸平臺的信用大數據、網絡平臺服務等優勢,以及“公益性”“普惠性”特性,設立抗疫惠企政策服務專欄、創設純線上抗疫金融產品,充分支持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階段性困難,助力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為充分發揮全國信易貸平臺作用,柯希平建議,推動平臺在全國各地加快應用,快速擴大服務覆蓋面;探索在信用保險、擔保方面建立專項財政資金,自上而下建立風險緩釋機制;將全國信易貸平臺納入“新基建”范圍,推動平臺不斷迭代升級和應用推廣,進一步鞏固、提升全國信易貸平臺的重要基礎設施支撐與服務能力,為未來智慧型新經濟業態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方面提前布局和創新實踐,提振中小企業發展的信心。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