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張春莉)“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為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硬化、美化、綠化、亮化等設施不斷完善,治理工作有成效。但是,目前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縣朱里鎮拐子楊村黨支部書記張全收表示。
張全收坦言,一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缺乏總體規劃和系統實施,盲目跟進一刀切;二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缺乏長效監管,集中整治后無法長期保持;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缺乏約束機制,對群眾的約束和管理束手無策。目前對損壞人居環境的人和事的約束和管理,就僅僅依靠一張沒有任何強制力的村規民約,教育方式欠缺,管理手段疲軟,鄉村干部只能是你扔我撿、你毀我建,周而復始、民怨沸騰。
為此,張全收代表建議系統規劃治理農村人居環境問題。
首先,搞好系統規劃,一村一策,杜絕一個模式全復制。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既要堅持高標準,又要保持農村生態原貌,絕不是把農村變成城市。平原和山區、農村和社區等基本條件不一樣,設計整治方式不能一刀切,推進方式上不能搞復制。
其次,搞好頂層設計,城鄉統籌,讓全社會資金資源回流農村。城市要反哺農村絕不是空喊口號,在鄉村振興中政府要出臺實實在在的政策,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資金資源保障。
再次,搞好示范帶動,以點帶面,穩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的長效治理。農村排水管網、坑塘治理、垃圾清運、硬化綠化等項目實施不能急躁冒進,要成熟一個村實施一個村驗收一個村,集中有限的資金資源,真正實現農村的綠、亮、美和生態宜居、治理有效。
第四,搞好教育引導和制度約束,為農村人居環境的長效治理提供法制保障。城市市容管理有章可循,農村環境治理也應該出臺法規條文,這樣才能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長效。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