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新能源 新未來>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全國政協委員文振富建言“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加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毛麗萍 焦陽)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文振富建言“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加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
文振富表示,核能作為安全、清潔、高效的新能源,已成為全球攜手推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源。除我國外,世界各國核電建設布局和具體廠址選擇,主要取決于經濟社會發展和電力工業布局需要,沒有特別強調內陸與沿海之分。全世界運行的核電機組有一半以上建設在內陸。
“內陸核電站對外部環境的影響是友好和可控的。”文振富提出,2012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50余位專家,歷時一年開展了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評估。研究認為,我國的核電安全標準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最新標準一致,內陸核電廠與沿海核電廠安全標準一致,在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方面,內陸廠址更嚴格。我國內陸核電站的水、氣等排放達到國際高標準要求,對環境造成輻射影響的增加量遠低于環境本底的輻射水平(天然存在的輻射),不會影響外部環境和公眾健康。
“2015年,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委托,中國工程院組織21位兩院院士和20位行業資深專家,對湖北咸寧、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澤內陸核電廠址進行了調研,對三個核電廠址安全以及對長江水資源影響進行了評估論證。調研報告顯示,在廠址安全方面,三個廠址設計標高均高于最高洪水位,即使在萬年一遇洪水疊加三峽潰壩的情況下,也不會發生類似福島核電站被洪水淹沒的情況。在對長江水資源的影響方面,電廠正常運行期間,產生的少量廢液經過處理后,接近天然‘本底’水平,完全滿足國家標準,飲用水安全不受影響。考慮事故工況,核電站從設計和工程上具有充分的預防和緩解措施,能夠把放射性物質滯留在廠房或阻斷在廠區內,具有實際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的能力,不會對長江水資源安全構成影響。” 文振富分析指出,根據調研報告,無論是從內陸核電的安全性還是發展的必要性來講,發展內陸核電都是可行和必要的。
“考慮到當前有效投資拉動的需要,建議盡快啟動內陸核電建設,并考慮將在各方面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如湖北咸寧等的核電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能源電力規劃,啟動建設。”文振富說。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