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敬群委員從作家阿來所說的“要注重時間的沉淀、情感的發酵”談起。他認為,講故事要有耐心,要注意角度和細節;來自香港的張志剛委員認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們的故事應更多講給14億中國人聽,并且要對比、客觀地講。同樣來自香港的石漢基委員表示,國際傳播應避免用外國受眾難以理解的成語,如改用數據列表較易被接受;另外要精簡文字,要呈現事實讓受眾自己判斷。
“有4000多名記者直接到抗疫一線參與新聞報道工作,他們是此次抗疫逆行者之一。”胡孝漢委員說道:“講好抗疫故事,需要講成果也要講代價,講制度也要講文化,講道理也要講事實,講科學也要講策略,講數字也要講實質,講當下也要講未來。”
對此,田進委員表示贊同。“抗疫斗爭的艱巨性前所未有,有許多感天動地的故事,對弘揚民族精神、文化有激發意義。所以故事一要講得具體、生動、鮮活,二要根據受眾不同有針對性地講,三要力戒形式主義接地氣。”
在閻曉明委員看來,在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要注意兩個環境的改變:一是互聯網環境的全球化傳播,二是中國目前面對更加嚴峻的國際環境。為此,他提出三個建議:一要改變認識,“國際傳播減少受眾的敵意、負面性也是效果”;二是主要講當代中國的故事;三是各領域、各部門要共同發力。
王樹成委員認為,當前對如何講好抗疫故事的問題還沒有破題,它涉及話語體系構建和傳播方式創新。關鍵是要“講”得有效,不能大水漫灌。
新聞出版界每次小組討論,委員們都爭先恐后“搶”話筒。對于“如何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委員們都感到一次時間遠遠不夠,還應做更多次、更深入的探討。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貿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