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委員頗為直率,于是,我也直率發問:“改革開放以來,對個人利益的尊重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而在一次發言中,我注意到您特別強調要引導科技工作者的利益觀。您針對的問題是什么?”
“世界是一片叢林,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國成立之初,在我國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如果僅僅強調個人利益,我們走不到今天。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過程中伴隨著很多個人利益的犧牲,包括我們那些兩彈一星的元勛們,但是沒有這種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的勁頭,說得再坦白一點,中國大概連談現代科技的資格都沒有。”他應答快捷、語氣堅定,“我也是改革開放之后才上的大學,改革開放后我國逐步實行了市場經濟,尊重個人利益,充分調動了全社會的積極性,我國的科技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科學技術也是分門別類的,對芯片這樣的核心技術,全球都在激烈競爭,不僅僅是商戰中競爭的手段,還是軍事斗爭中打贏的關鍵。在這些領域如果沒有大家的集中努力,我們可能就要被別人卡住脖子。這是影響我們整個民族長遠發展的事業。”
“如果要想迅速地在一個發展中國家改變落后的面貌,沒有集中投入,沒有一部分人為國家利益甘于寂寞和堅持,沒有當年的兩彈一星精神,把國家利益放在個人利益、放在集體利益之上去努力奮斗的話,事業做不成,趕超談不上。”他強調。
“現在的科技工作者,都在期待什么?”
“‘十四五’規劃馬上啟動,大家期待國家戰略早點定下來,快點定下來,因為時不我待!”
“一些國家的挑釁正讓我國科技工作者獲得了一種空前團結、特別奮發向上的動力。”之前對科技界關注甚少的我,獲得了一種特別的感受,我發短信和曹委員分享我的感受,他回復:“您講得很對,疫情是災難,是困難;但也是振奮劑和集結號。對中華民族歷來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無內憂外患者國恒亡’。讓我們這一代人也經歷一次,奮斗一次吧!”
陽光和煦,身邊的刺玫花兒開得明艷。儼然,這是一位內心有大浪漫的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