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題:改革疾控體制、加大研發投入、強化應急保障——公共衛生治理迎來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陳聰、熊爭艷、黃筱
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堅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完善傳染病直報和預警系統,堅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
“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制十分重要?!比珖舜蟠?、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杰認為,從信息報送、流行病學數據分析到分級分類管控,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這樣可以做到早發現、早隔離。
誠如報告所說,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艱。報告在此時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更是應時之舉。
報告提出,用好抗疫特別國債,加大疫苗、藥物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發投入。科技抗疫,也正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多位代表委員提出,推進科研攻關、向科技要抗疫“戰斗力”,正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院士建議,在加大研發投入同時,設立更高級別的“國家醫學科學院”,整合全國優質研究資源,培育醫學科技戰略力量,并賦予其行使規劃、統籌、引領國家醫學健康研究和管理科技資源的職責。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對受疫情影響的醫療機構給予扶持”引起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的注意。他說,這對于提振公立醫療機構尤其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信心尤為重要。疫情期間,不少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基本建設和設施改造升級項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正常診療秩序恢復,希望能在立項、審批、預算調整等方面簡化程序、給予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對報告中提出的“增加防疫救治醫療設施”“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深有感觸。他說,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應該在用好增量、盤活存量上做文章,比如醫療機構可以在其新增建筑設計上做到“平戰結合”,平時用作接診收治普通病人,在傳染病流行時可就地改造成傳染病房,讓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說,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十分重要。下一步將推動加強公共衛生的組織領導,提高全社會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