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國如何下好“大棋局”?

2020年05月22日 09:26| 作者:包松婭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讀懂大國之治》第②期



核心閱讀

■疫情之中,不少國內國際人士常常感慨,只有在中國,才能辦得成這樣的大事。

■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勢的充分發揮,得益于中國的政治架構和治理能力。

■事實上,集中力量辦大事原本就植根于中華文化傳統。中國共產黨在組織領導中,則進一步強化了全國一盤棋的架構。

■我們之所以辦成一件件大事,取得一個個重大成就,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能全國上下一盤棋。


啊

1月26日,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出發前在首都機場合影。 本報記者 賈寧 攝


打開5月15日的中國疫情地圖,這只“雄雞”的大部分身體已變得雪白,意味著這些地區的確診病例已經清零。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一級教授、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點著電腦里的頁面,與地圖上曾經觸目驚心的一片赤紅相比,表明這場席卷中國的疫情基本得以控制,歷時僅3個多月。

“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5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

“透過數字,我們無法想象這背后潛藏著怎樣的驚心動魄。”韓慶祥有著深刻感受,疫情為令、抗疫為責,各省紛紛啟動一級響應,全國約661個市、1636個縣、17451個鄉自我隔離,全國14億國人同時戴上口罩。保持生活秩序的同時,舉全國之力支援湖北,9天“火神山醫院”、12天“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5天內全部“方艙醫院”改建完成,346支來自解放軍和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隊緊急集合、逆行“馳援”,全國各地保障醫療防護物資星夜兼程,直抵荊楚。防疫舉措傳導之快速,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疫情之中,不少國內國際人士常常感慨,只有在中國,才能辦得成這樣的大事。“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作為中國顯著體制優勢的具體體現,在戰“疫”的背景下得到充分展現,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又是中華民族治國智慧的濃縮。


博

韓慶祥 全國政協委員


大中國的“大棋局”


4個月時間里,抗疫這盤“大棋局”上,風起云涌。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接診了一對老夫婦,癥狀很像流感,但肺部CT片顯示異樣。參加過2003年非典戰“疫”的張繼先,感覺這里可能“有問題”。未料想,不久之后這場被稱為新冠病毒的抗疫阻擊戰就在中華大地上打響。

武漢告急,黃岡告急,湖北告急,當疫情即將出現脫韁野馬之勢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視野和系統思維出發,要求“疫情防控堅持全國一盤棋”,釋放出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在全世界都難以看到的壯闊場景,感動中國,震驚世界。如果說疫情是出卷人,人民是答卷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才交出了最好答卷,確實來之不易。”韓慶祥說,要知道,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不僅沒有因為“大”而“散”,相反將“大”與“多”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無堅不摧。

如何解密?體制的運行有一定機理,需要剝開表面向內看。

在韓慶祥看來,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體制優勢的充分發揮,得益于中國的政治架構和治理能力。

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當代中國,國家的各級機關都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通過實施對國家機關和非黨組織的領導,代表、綜合、協調各方利益,使各方面的利益訴求沿著人民利益最大公約數的方向前進。

在此基礎上,全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秉持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

善弈者,既解“急所”,更圖“所需”。

依托“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政府及社會組織網格體系,“黨中央就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高度的思想引領力、行動感召力、決策執行力和統籌協調力,能快速實施社會動員,整合社會力量,調配各種資源,解決當前緊迫問題。”韓慶祥認為,這是“一盤棋”與“辦大事”的核心所在。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前十年為后十年做好準備》一文里有這樣一句話:“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

如今,我們靠政治架構強化了這一點,也靠政治文化完善了這一點。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集體主義,注重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久久為功。”韓慶祥認為,這必然使大多數中國民眾能自覺做到,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能超越個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展現出自覺的奉獻精神與高度的團結合作意識。

體制與文化的融合產生了強大的全社會協同作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表現在抗擊能力上,就形成了有效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卓越表現。”在韓慶祥看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中國的行之有效,正所謂全國上下一盤棋,多子協同,落子無悔。


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公元前214年,秦滅六國,開始北筑長城,“卻匈奴七百余里”,也為中國留下至今難以超越的世界建筑奇跡。

有人將“萬里長城”視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早期探索。

事實上,集中力量辦大事原本就植根于中華文化傳統。“中國傳統社會注重‘大一統’,這是由幾千年中華文明生成,經過不斷發展延續,一直不曾中斷,其厚重堅不可摧。”韓慶祥表示,正是“大一統”這個中華文明的內核之一,經過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逐漸演變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文化根基。

“集中力量”,這是中國發展的歷史與人民的選擇。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區域發展不平衡,還是多民族國家。馬克思曾用‘一袋馬鈴薯’,來形容自然經濟狀態下缺乏有機組織的散漫狀態。歷史經驗教訓表明,眾多的人口如果不能有效組織并凝聚起來,面對戰爭、瘟疫等情況往往不堪一擊。”韓慶祥表示,近代以來,為了抵御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但皆因缺乏有效組織而以失敗告終。

大清晚期,北洋水師在與日本艦隊海戰拼死搏斗時,朝廷上下各派勢力還在明爭暗斗、隔岸觀火,這樣的清政府如何能贏?恰恰因為當時的清政府沒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正因此,中國共產黨深知“集中”的重要性,“戰爭偉力之深厚的基礎,存在民眾之中。”在登上歷史舞臺后,努力把中國人民組織動員整合為一種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并取得最后的勝利。

如果說,大革命時期,國民黨選擇與共產黨合作,是看中了共產黨的社會動員能力;后來與共產黨分道揚鑣,也是忌憚共產黨的社會動員能力;最后在與共產黨的大決戰中,敗退臺灣,更是輸于共產黨的社會動員能力。

從歷史走進現實,“盡管中華民族的發展史,苦難頻仍,曲折而艱辛。中國有一句古語,多難興邦。因為成功抗擊苦難與艱辛,需要凝心聚力,而有了合力則無往不勝。”韓慶祥說。

幸運的是,中華民族在自身發展中,秉承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在組織領導中,則進一步強化了全國一盤棋的架構,無論橫車躍馬、飛卒走象,皆指全盤。


創造“中國奇跡”的法寶


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第一次系統梳理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位列其中。

從韓慶祥這樣的研究學者角度,“顯著優勢”,是從“探索”到取得“歷史性成就”再到“積累成功經驗”之實踐和理論發展進程中,提煉概括而來,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史經驗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之所以辦成一件件大事,取得一個個重大成就,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能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集智攻關、積力遠行。”韓慶祥說。

回望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之下,要克服一切困難建立起獨立工業體系,必須把當時僅有的資源都集中用在“刀刃”上,否則基礎薄弱的新中國推進工業化幾乎舉步維艱。“由此,我們黨強調堅持全國一盤棋,努力把中國有效整合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現代民族國家。”順著歷史的脈絡,韓慶祥梳理道,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抵制西方國家的封鎖圍堵,黨中央又果斷作出研制“兩彈一星”、重點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我們“勒緊褲腰帶”,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僅用5年多時間,就突破了研制原子彈這樣的世界級科技難題。

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集中力量辦大事,為中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革春潮滌蕩華夏大地,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要實現跨越式發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仍是題中應有之意,也是順其自然的選擇。

“我們舉國之力建成了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取得銀河巨型計算機、‘神舟’升空、‘嫦娥’繞月、北斗衛星導航等一大批標志性成就。”韓慶祥說,再看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的“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國產大飛機、超級計算機、高鐵建設、航空母艦建造、港珠澳跨海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我們的確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歷史可以證明,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共產黨成就事業的重要經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世所罕見“中國奇跡”的重要法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的決勝之年,再往后看,從2020年到21世紀中葉還有30年時間,我們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然還會遇到諸多風險挑戰,還有許多“大事”需要集中力量去辦。

“中華民族有一個精神特質,善于化危為機,化劣勢為優勢,化代價為歷史進步的動力。”從這個角度看,韓慶祥認為,重大突發性事件的發生未必全是壞事。

編輯:劉暢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 亚洲无AV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婷婷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