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走向何方?

2020年05月20日 12:4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編者按:近來,隨著大中小學的復課加速,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如何發展?如何實現教育變革?本報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一線實踐者共同探討。


嘉賓


對話嘉賓: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 朱永新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倪閩景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 胡衛

上海市虹口區青聯委員、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  張翼


這次在線教育是否回答了“喬布斯之問”?


主持人:疫情期間的大規模線上教學,是否與您一年前出版的新書《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對未來教育的描繪有所重合,您如何看待此次線上教學的效果?

朱永新:疫情將未來學校的時間表推進,書中描繪的很多未來教育場景已在疫情期間變為現實,盡管此次“匆匆上陣”的教育實驗因資源、硬件、人員等問題,出現了許多良莠不齊的現象,與我構想的“未來學習中心”還有較大差距,但好在已有所推進。總體而言,此次疫情危中有機,將進一步引發我們對未來教育的思考。

主持人:著名的喬布斯之問曾提出,“為什么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疫情期間的大規模在線教育行動,是否回應了喬布斯之問?

倪閩景:此次疫情讓我體會到,我們的孩子是喜歡在線教育這種形式的,只不過平時他們的時間被線下教學占滿了,沒有時間使用在線教育。此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實際上已有非常好的平臺、技術,但這些平臺和技術卻“英雄無用武之地”。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演變成一場跨國界、跨地區的全球性實驗,但是,我們只在教育形式上發生了改變,教育的內容卻并沒做很多改變,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也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相比未來教育的理想狀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胡衛:此次在線教育行動是一次大規模的教育實驗,但也不能說回答了喬布斯之問。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教育的功利性傾向,無論是教師、教案、教材等變革都有些滯后。“漲潮”是迫不得已,一旦恢復正常上課,“退潮”也是客觀存在。重要的是,要找到“漲潮”和“退潮”之間的真問題,譬如:教師缺乏在線教育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在線教育資源匱乏,資源準備不足、在線平臺跟不上、在線教育質量的評價還不太合理等,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改進,使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在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教育質量。


教育的升級換代需要5G等互聯網技術支撐


主持人: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能否改變教育,克服在線教育的弱點?

朱永新:毫無疑問,5G對未來教育會帶來很大影響。此次疫情,在線教育暴露的問題有三個方面。首先,硬件問題是最大的問題。無論是直播還是錄播,信息技術硬件的支撐還遠遠不夠,且費用昂貴。未來,學習場景呈終端化,并實時處處呈放射性,這些都需要5G技術的進一步優化來支撐。其次,教學資源的匱乏。目前絕大多數網課僅僅是把線下的內容“搬”到屏幕上,很少有探究性的學習和合作交流。未來實現線上、線下進一步融合的前提是建立“學習中心”。近年來我也一直建議教育部要建一個教育資源平臺,集納全中國和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城市、鄉村的孩子都能得到同等優質的教育資源,保證基本的教育品質。最后,教師和學生的網絡素養也有待提高。目前我們還沒有真正將互聯網技術利用好,在當前的技術支撐下,如何更好地改造我們的教育,真正建立起線上和線下學習中心的相互融合體系,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

主持人:您覺得此次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在線教育短板,日后我們應如何補足?后疫情時代,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復課,您認為應如何克服在線教育“退潮”?

張翼:這次疫情提升了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和認同感,很多人發現在線教育比想象的更有效果,體驗也比以前更好,這是非常大的進步。

同時,在線教育也為高質高效實現“停課不停學”提供了有力支持,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能量。在未來,在線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在線教育是否會“退潮”或“退潮”的程度如何,取決于學生和家長對在線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線教育有不受時空限制的便利性、重復性、共享性等優勢,也有自身的短板。如果把在線教育的整體效果比作“木桶”,每一個要素就是組成“木桶”的木板。以師資為例,線上教育既需要教師做一些深層的PPT和動態教案,也需要不同于線下的線上控場能力,培養優秀全能的在線老師并非易事。而對于教研、科技、服務等諸多要素,只要有一個版塊體驗不夠好,就會影響整個線上體驗。

促進互聯網技術與教育更加深度融合,需要不斷地分析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為學生推薦更加個性化的內容,這其中會消耗很多流量,目前的4G還無法完美支撐。發展5G技術,將為未來教育提供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幫助教育實現個性化、智能化。

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將不斷迭代升級,在此背景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不斷提醒自己,不忘教育的本質和初心。


未來在線教育應著重培養孩子的多樣性、個性化


主持人:您認為未來教育應該是什么樣的?

朱永新:首先,未來學校的圍墻將被打破。打破圍墻的桎梏非常關鍵,目前學校制度是按照工業化生產的模式開展教學,它強調的是效率,忽略的是個性。如果在線教育依然是這種模式,它是沒有未來的。所以未來必須建立新型學習中心,給不同類型、年齡、個性的人,提供不同的學習空間和學習可能性。基于此,未來學生也有很大的選擇權,除靈活選擇學習內容外,還可選擇學習方式,既可選擇在線學習,也可選擇線下學習。

此外,未來是“能者為師”的時代,能工巧匠、藝術家、科學家等,都可成為教育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選擇到哪里去學、跟誰學。政府也會配備學習券,孩子們用學習券根據自己的興趣到各種機構去學習。對于貧困家庭的孩子,政府將給予更多的學習券,讓他們有更多選擇。

另外,目前學習與就業、職業是分割的,但在未來,這三者并不是一條涇渭分明的鴻溝,未來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終身學習過程。

若想實現上述所說,有兩大前提。首先,保證有足夠多的優質資源。政府只有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才能保證大家時時處處學到自己想要的知識。其次,制定新的教育評價標準。打破當下以分數為主的考量標準,把一個人一生必備的素質和素養當做考量標準,在政府規定的學習標準里,把更多的選擇權交由學生。

未來是項目式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下,學習一定是主動的、有趣的、積極的,他會根據自己的興趣不斷地去追尋知識、建構知識,學生也會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胡衛:未來教育有五個方面的功能。第一,提供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第二,啟動新型學習模式;第三,促進在線教育之間互動,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第四,利用在線教育對學習行為進行管理,對學校效果進行評價;第五,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學生行為,實現對教育內容的精準投入,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教育的目的在于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創造條件。誠然,在線教育有一個迭代過程,每一過程都有其逐步達成的目標。互聯網時代,作為原住民的“00后”“05后”,他們對互聯網的學習速度一定快于老師、父母,為了未來教育能早日實現,當下的老師、父母尤其要重視自身在線知識、素養、能力的培養,只有我們的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努力,未來教育才有可能使學生成為他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主持人:您覺得精準化、精細化、個性化教育是不是未來教育的一個走向?

倪閩景:未來教育有“道”的層面,也有“術”的層面。

從“道”的層面講,未來教育體現在三個方面,這些無論是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并沒有分別:首先,學習的價值。未來學習是為了創新,為了能夠更健康、自信的生活。其次,學習的內容。學習的內容是用來支撐學習價值的,技術可以讓我們做許多以前沒法做的事情,比如遠程教孩子做菜這樣的勞動課程,也可以通過平臺在凌晨兩三點還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最后,學習的公平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互聯網技術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也可以促進教育不公平。比如疫情期間不同學校之間學生在線教育的效果相差較大,這可能會造成新的不公平。但是互聯網技術又可以把最優秀老師的課堂教學推到所有學校,讓薄弱學校的學生也享受到較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這又有助于補足教育鴻溝。

學習價值能夠充分實現,學習的內容更加契合孩子未來的需要,學習資源更加公平均衡,照顧到所有孩子的學習需要,這是未來教育應該考量的方向,這就是“道”。而技術只是“術”,是具有兩面性的。 

張翼:在未來,教育將以全人教育為目標,具有高度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特點,同時,也將催生各種各樣的教學形態。例如目前線下的各種實驗,在未來可實現線上操作,且實驗的種類更加豐富。

未來在線教育應著重培養孩子的多樣化、個性化,讓每個人所學不同,這也是未來教育企業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把握教育本質,建立相應的技術和平臺,利用大數據、知識圖譜等現有科技進行教育賦能,滿足學生對未來高品質學習的訴求。(記者/位林惠  主持人/易欣  視頻/宋寶剛 滿達 賴仁杰 汪凱 周通 孫歌)

編輯:劉暢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色9月婷婷A级 | 在线看r级电影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婷婷99re6国产在线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日韩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