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
殷殷關切情絲絲暖人心—民主黨派為疫情之下“穩民生”獻計出力
人民政協網5月18日電(記者 張佳琪)在全國上下同舟共濟的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已迎來好轉。此刻,脫貧攻堅、民生保障等更加艱巨繁重的任務擺在了面前。
答好“民生答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民生保障不僅事關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也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在疫情防控中“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強調“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這場人民戰爭中,人民群眾是斗爭中的主體力量,而民生保障則是穩固前線與后方的關鍵所在。
民生穩,人心穩,而凝聚人心與力量,是長期以來始終與中共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各民主黨派肩負的重要職責。
自疫情發生后,各民主黨派就積極投身到這場戰役中,發揮各自優勢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后疫情時期”種種社會民生課題獻計出力,為幫助兜住民生底線做了大量工作。他們的殷殷關切,為困難群眾和企業送去了絲絲溫暖,展現出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的重要力量。
沖在春耕一線
民以食為天。疫情在這個冬天突然來襲,不可避免對春耕造成影響,保糧食安全是民生的重要課題,也是民主黨派傾力幫扶的重點領域。
于是,在這場恢復春耕生產的戰役中,出現了很多民主黨派組織和成員的身影。
2月底的一天,重慶太平鎮坪漆村九社山坡上迎來一群從城里來的“紅馬甲”,他們把剛買的肥料從車上搬下來,運到了管理房里。
這些“紅馬甲”是重慶民盟銅梁支部的盟員,他們不僅將一批復合肥送到基地管理者手中,還走進地頭揮動鋤頭開展勞動,幫助村民實施沃柑春季管理。
民盟銅梁支部與太平鎮坪漆村結對幫扶已有5年。幾年前,該村在產業扶貧中通過開辟荒山荒坡發展集體經濟1000余畝,小雜水果產業逐漸形成。現在,坪漆村種植的200畝沃柑果苗春季管護期已到,但疫情未解除,村民購買物資不方便,如果沒能及時施肥,勢必影響掛果試產。
疫情防控在阻斷病毒傳播時,也阻斷了運輸交通流、生產資料流、產品交易流,在這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關鍵之年,保障春耕、保障農業生產尤為關鍵。
為此,民盟銅梁支部發起了慈善捐贈活動,捐贈資金一部分用于采購外科口罩捐贈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另一部分則購買了復合肥捐贈到對口幫扶的坪漆村,幫助當地村民恢復春耕生產。
有了這批肥料,村里200畝沃柑果苗這個春季可就有“救”了,坪漆村沃柑基地管理人員說,“施完這一次肥后可等到秋季再施肥了,來年定將會盛產!”
和“紅馬甲”一樣,在貴州,也有這樣一群民盟盟員堅守在各自崗位上,一手做防疫,一手抓春耕。
不久前,民盟盟員陳倩、李鵬飛到貴州大方縣核桃鄉開展春耕生產調研,了解到8000畝連片皺椒種植所需的地膜、種子等還有資金缺口,李鵬飛當即代表相關企業向核桃鄉捐贈了5萬元資金。
“趙孃,你在騰土了?口罩戴好,你家這塊地劃在連片辣椒板塊里了,你曉得的哈!”
“曉得曉得,你喊幾遍了,不會栽包谷了,放心!”“一會兒我們從六組下來再到你家來簽合同”,喊話的是盟員盧雪。
盧雪每天都要到聯防長家了解前一天的情況,再到田間地頭了解土地翻犁、備種情況。外出返鄉人員登記管理,配合村委完成土地翻犁、備種,農戶種植合同簽訂……這都是盧雪的工作內容。
民盟盟員王以興不僅負責指導羊場、黃泥塘等鄉鎮中藥材種植工作,還負責北片區鄉鎮開展辣椒種植指導等事宜。地膜準備,辣椒育苗,土地翻犁,調度、指導北片區鄉鎮完成辣椒種苗準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春節過后,民盟盟員、省派拜泉縣科技特派員李偉一直在家忙碌。疫情當前,有很多地區采取了聯防聯控、封道等多種措施,李偉發現交通不便對畜牧生產帶來了一定影響,“抗擊疫情畜牧生產不能停,牛還要吃料,人們還需要肉蛋奶”。
為此,李偉馬上對齊齊哈爾市周邊大型養殖場和養殖戶進行了電話和微信的調研,了解到有些養殖戶飼料不夠用,有些養殖戶肉牛出欄了卻賣不出去,一些大型養殖場存在消毒液、口罩緊缺等問題。李偉在最短的時間撰寫了專題調研報告,向當地黨委、政府提交了《關于應對疫情對畜牧業影響的幾點建議》。同時,李偉還利用之前開通的“扶貧農業專家微信平臺”,在網上為農戶開展病畜診治,飼養管理、飼料配制等免費服務。“農戶對技術的需求,就是我們工作的動力。”李偉說。
疫情一來,湖北很多農特產品被“封”住了賣不出去,比如曾享譽全國的湖北秭歸縣臍橙,每個春季都賣得火紅,但今年有超8萬噸應季臍橙在秭歸無奈地等待著上市。
秭歸臍橙滯銷,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院士的手機收到了很多“求救”電話。鄧秀新被稱為“柑橘院士”,他對秭歸有著特殊感情,這些“求救”讓他很著急。于是,3月15日下午,鄧秀新和秭歸縣副縣長宋俊華一起出現在電商平臺拼多多的直播間,介紹秭歸臍橙。
“水果不長腿,不會傳染人。”鄧秀新告訴大家,植物非新冠病毒宿主,目前看病毒不會在植物和人之間傳播,其次病毒離開宿主后存活時間短,經長途運輸的農貨水果不會有病毒依附,政府防控措施到位,采收水果的人都是健康的。“通過科學防疫,嚴格品控,湖北出來的農產品是安全的,大家不用擔心。”鄧秀新這樣為臍橙帶貨,當天,這場直播一共銷售秭歸臍橙8300單。
除了民主黨派成員,黨派各級組織也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農產品銷售。
4月下旬,致公黨貴州省委通過搭建扶貧產品產銷對接交流平臺,助推一個村莊與企業達成合作。
雙堰社區是貴州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的示范村之一,盛產大白蘿卜、刺梨、跑山雞、土雞蛋等優質農產品以及臘肉、香腸、豆干等優質加工食品,受疫情影響以及供給端競爭壓力,拓寬銷售渠道成為雙堰社區農民增收的當務之急。為此,致公黨貴州省委會充分發揮致公黨聯系廣泛的優勢,為雙堰社區等幫扶點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經過對接,一家公司對其農產品標準及冷鏈物流設施配套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專業指導,提出了建議,并表示會對雙堰農產品銷售進行支持。這個對接平臺推進了農產品與市場的流通,減少中間環節,能有力促進農民增收和產業扶貧的發展。
建言獻策解民憂
在黨和人民需要的關鍵時期,各民主黨派不僅身體力行奮戰在一線,還廣泛征集動員,組織專家學者開展專題研究,通過黨派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為兜住民生底線貢獻好點子,給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
就業關系著萬家燈火,也是中國經濟社會運行的晴雨表。疫情當前,農民工是受沖擊最直接的群體,2億多農民工如何順利安全返崗?春節剛過,這一問題就引起民革中央高度重視。
民革中央認為,農民工這一人群的外出務工涉及疫情控制、全面小康目標實現以及經濟社會穩定,應予以高度重視,分類精準施策,為其返崗提供保障。為此,民革中央及時遞交提案,建議鼓勵農民工就業集中的企業延遲開工,避開疫情高峰期,有條件的地區鼓勵就近就業。同時,對于不同地區的農民工群體實行分類管理。民革中央還認為,地方政府應在服務農民工務工出行上提供便利,及早運用數字化手段,分析掌握務工人員返鄉及出外務工的大數據情況。對于受到疫情沖擊失去工作崗位的農民工,地方政府可以安排其返鄉就業,就地尋找再就業機會,對于特別困難的可提供臨時生活補助,從而保障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
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波及了所有行業,對于比較脆弱的中小企業來說更是艱難的考驗。企業穩則就業穩,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就是幫企業穩住崗位,穩住大量員工手中的飯碗。
作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民主黨派,民建中央為此遞交提案。提案中,民建中央特別提出,要以中小企業和就業為著力點做好工作,可在各級政府設立中小企業紓困基金;摸清民營企業主要成本負擔,掌握新的報表數據,研究制定清晰的減免政策和發放措施。
民建在深入會員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為解中小企業之困提出了一攬子方案:要給予企業靈活松動的運營空間,鼓勵企業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減輕人工成本;在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同時,允許企業合理安排延長假期,并對實施“留崗留薪”的企業予以財政補助;對于受疫情影響失業的參保人員,可通過失業保險基金,按照不高于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發放補助金;對疫情中和疫情后堅持不裁員的企業可在社保費繳納比例、繳納時限上給予一定的寬許,對新增員工的中小企業可提供一定程度返還其已繳社保費的優待;針對疫情期間或者疫情之后中小企業違約增多的事實,可作為第三方,協調保險公司并提供延期交貨的保險背書;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公益服務,協助因疫情導致外貿訂單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的中小企業申領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對確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協調不記入信用記錄。
同樣關注民企困境的民進中央也提交提案,就精準施策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以及助力民營企業克服困難提出多項建議。
民進中央認為,民企復工被迫推遲,期間承受著稅收、利息、租金、保險以及固定資產折舊等巨大的經濟負擔和大量熟練技術工人流失的壓力;訂單延期交付造成損失,支出成本壓力過大,資金周轉面臨困境。民進中央建議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和有針對性,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且民營企業相對集中的行業給予專項稅收減免,進一步擴大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范圍,建議貨幣政策需適當寬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作用,千方百計穩定就業。
據統計,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874萬人,創歷史新高,穩就業的另一個重要群體是高校畢業生。為此,致公黨中央召開“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就業工作”專題座談會,建議針對不斷增長的大學畢業生和相對缺乏的社會事業崗位之間的矛盾,建立長期制度,保障社會事業崗位的供給和運行;完善見習制度,在不增加企業負擔的前提下,保障大學畢業生見習過程中的社保醫保;關注創新創業,包括公益創業和隨疫情產生的靈活就業。
疫情沖擊下,貧困人口怎么辦?這個問題也深深牽掛著各民主黨派上上下下的心。為此,農工黨中央召開對口云南省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視頻會議,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工黨中央對口云南省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就云南省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尤其是9個國家掛牌督戰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遠程調研,展開研討。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健全信息聯絡機制,充分發揮業已建立的知情明政、溝通反饋等工作機制和“哨點村”、信息員作用,通過信息網絡通訊手段,了解各地疫情影響和脫貧工作實情。進一步完善會商反饋機制,注重發揮優勢,量力而行、盡力而為開展幫扶工作,爭取把疫情對脫貧攻堅收官工作影響降到最小。
攜手共渡難關
保中小企業就是保民生,疫情當前,眾多民主黨派成員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與企業攜手共渡難關。
“用人單位因疫情影響,能不能單方面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租賃、承包合同等因疫情受到重大不利影響,該如何處理?”“疫情原因導致國際貿易訂單無法交貨,怎么做才能減少損失?”
這段時間,民建會員、長沙學院法學院教授孫喜峰接到不少中小企業對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法律問題的咨詢。疫情對企業經營造成巨大影響。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勞動用工、合同履行、資金危機、經營困境等法律風險突出。孫喜峰認為,如不能妥善應對,這些法律風險可能將企業置于危險境地。
民建許多會員都是中小企業經營主,他們在微信群里表達了各自的焦灼心情,孫喜峰看到后就想盡自己所能為他們提供幫助。她第一時間報名成為法律志愿者,及時與其他律師找政策、找相關法律資料。很快,《新冠肺炎疫情下法律問題解答》《疫情期間企業經營法律風險防控指南》編寫出來了,孫喜峰將這些匯編好的資料發給民建的企業家以及相關商會微信群。
在這兩本書中,對疫情期間的企業責任、勞動用工、合同管理、國際貿易等40余個比較突出的法律問題提供了解釋和建議,同時附有相關法律文書模板,對企業來說十分實用。
得知民營醫院湖南泰和醫院第一時間派出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后,孫喜峰承諾為該院及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提供一年的免費法律咨詢等服務。此外,她還承諾為積極助力疫情防控的長沙市安徽商會會員企業提供一年的免費咨詢等法律服務。
浙江是民營經濟特別活躍的地方,民建浙江省委就有企業家會員2100名左右,約占會員總數的五分之一,助力會員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是民建浙江省委義不容辭的職責。春節過后,民建浙江省委開展密集的走訪,就企業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問題調研近百家會員企業,涉及制造、旅游、外貿、科技、房地產等不同類型行業。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面臨哪些困難?亟須哪些方面的幫助?思想狀況怎樣?在走訪過程中,民建浙江省委負責同志下車間、看生產、查防控,開座談、問訴求,與會員進行廣泛交流。
在匯總梳理了企業集中提出的共性問題和反映的困難,民建浙江社會廣集眾智,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建議,此外,還向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分別報送關于疫情期間如何扶持浙江省中小企業發展、如何促進跨境電商發展的兩篇專題報告。
民建浙江省委還建立了助企指導員制度,以地市為單位對所屬會員企業進行摸排,列出服務企業清單,為全省兩千多家會員企業安排了助企指導員,了解掌握、幫助解決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對于需要省級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每周一次匯總到省委會職能部門整理上報,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需求。
疫情期間,很多會員企業的產品銷售出現臨時困難,民建浙江省委聯合省民建企業家協會啟動了會內互助消費助力行動,上線了“浙江民建會員企業商城”,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商品陸續在平臺展示推廣,目前已上線口罩、消毒液、枸杞、蘋果等商品20多種,幫助銷售400多萬元。部分會員還自發開展“民建名品”網絡義拍活動,拍賣價廉物美的會員企業商品,并將一半銷售額捐贈用于疫情防治。
此外,民建浙江省委開展了復工復產法律咨詢專項服務活動,免費為會員企業在復工復產、享受政府優惠政策及其他疫情相關工作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服務團還建立了助企聯系人、法律服務需求網上征集、服務團成員定期輪流值班、走訪會員企業、“法律沙龍”等多種制度,進入企業宣講疫情影響下企業如何防范經營風險,主動送“法”上門,現場提供法律咨詢,指導企業填報復工申請材料,搜集企業法律服務需求并及時反饋。這些實實在在的幫扶行動,溫暖著很多人的心。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疫情 企業 民建 工作 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