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高質量履職的背后
——中共漯河市委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小記
本報訊(王新衛 劉勇 記者 王有強)滾滾沙澧河在河南漯河市區相交,一路奔騰,在上海匯流入海。遙望黨的初心之地,如江河一往無前,似大海匯聚各方。中共河南省漯河市委加強和改進對政協工作的領導,形成了重大決策讓政協參與、重要課題交政協破解、重點工作由政協監督的生動局面。
動力:納入重大決策
2019年8月9日一大早,漯河市政協委員、漯河發展智庫多元融合發展課題研究組組長左樂民在微信群里通知:“今天,對全市多元融合發展情況進行調研,請小組成員馬上出發。”
多元融合發展是市委2019年交給市政協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將全市重大問題交市政協破解,還要從2018年市政協全會的一次小組討論說起。會上,委員們議政熱情高、問題找得準、建議提得實,市委書記蒿慧杰感受到了市政協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和擔當。
蒿慧杰對市政協主席呂巖說:“交給你們一項重大任務,希望市政協發揮優勢,對全市多元融合發展情況開展研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
不久,市政協會同省社科院成立了由部分委員和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漯河發展智庫。隨后,智庫成立了多元融合發展課題研究組。
截至2019年底,智庫組織開展調研100余次,召開座談會6次,形成了4萬多字的研究報告報送市委。多元融合發展經市委常委會研究上升為全市重大決策,在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上進行了部署。
這,僅僅是中共漯河市委將政協履職成果納入全市重大決策的一例。
活力:融入治理體系
市領導領辦政協重點提案在漯河并非首次,而黨政主要領導領辦重點提案制度卻是從2019年開始的。這一制度源于呂巖在一次市委常委會上提出的黨政主要領導領辦重點提案的建議。
建議得到了蒿慧杰的充分肯定。為此,他主動領辦了《關于打造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的重點提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尚進領辦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重點提案。這極大提升了提案辦理質量,激發了委員履職活力。
“政協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應在‘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呂巖和市政協黨組一班人為落實市委要求提出了工作思路。在市委的支持下,市政協探索建立“同心雙月談”“協商在家門口”“一村一委員”等協商機制,努力使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切實使群眾感到政協很近、委員更親。
引力:完善制度建設
2017年,七屆市政協履新后,黨組一班人注意到:市政協對縣區政協指導不夠,縣區政協和市政協聯系不多,對委員的服務管理相對松散,缺少服務聯絡環節。
為改變這一現狀,市政協黨組向市委建議設立委員聯絡機構。市委采納了這一意見,2019年5月批復成立了市政協委員聯絡委員會。
中央和省委政協工作會議召開后,為解決市縣政協兩個薄弱問題,市政協黨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縣區政協信息化工作平臺,充實工作力量”等5項建議,被市委采納,并在2019年12月召開的市委政協工作會議上予以印發。
……
一條條制度的出臺,讓政協更具引力。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市政協 政協 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