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致敬扶貧人>要聞 要聞
我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扶貧辦最新發布,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全國97%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
一大早,在剛剛宣布脫貧摘帽的安徽省霍邱縣,位于軍臺村的小龍蝦交易市場行情非常好,僅3個多小時,4萬斤小龍蝦就賣光了。
小龍蝦賣得好跟這個市場剛剛設置了價格監測點有關,大屏幕循環顯示最近幾天全國主要產區的小龍蝦價格,幫助蝦農賣個好價錢。
依托小龍蝦等特色產業,霍邱縣脫了貧。為了鞏固脫貧成果,讓小龍蝦產業再上新臺階,霍邱縣近日在幾個重點交易市場,都設立全國小龍蝦價格監測點,并通過大數據平臺,向合作社和大戶每天推送小龍蝦的行情信息。
發展產業是脫貧的根本之策。目前全國貧困人口中有92%參與了產業扶貧,已脫貧人口中有72%得到了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除了產業扶貧,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易地扶貧搬遷讓大量貧困人口徹底告別了貧困。
對河南范縣官路村村民許秀霞來說,5月2日是她們家值得紀念的喜日子。
許秀霞一家原來住在黃河灘區,自然環境和居住條件都比較差。2017年,她和當地1700多名貧困戶一起,被列入黃河灘區易地扶貧搬遷名單。按照“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要求,在新搬遷地發展木材加工、服裝加工等多種產業,許秀霞現在也有了新崗位。
國務院扶貧辦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已有960多萬像許秀霞一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完成了易地扶貧搬遷,入住率達99%。
眼前這個年輕人是貴州省沿河縣花園村第一書記冉光福,他把大伙兒招呼過來是要說說蜜蜂養殖的事。沿河縣是52個掛牌督戰的深度貧困縣,花園村則是縣里的深度貧困村。冉書記帶領花園村脫貧的路子是“吃生態飯”,靠生態補償脫貧,現在村里有8位貧困戶被聘為護林員。
冉書記帶領大伙兒搞綠色產業的路子還有很多。
而在全國,生態補償脫貧已經成為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途徑,在退耕還林指標分配、生態護林員安排等方面,中央優先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截至目前已累計選聘100萬貧困人口做生態護林員。
與此同時,東西部扶貧協作也有新亮點。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的最新統計,目前已有來自以東部地區為主的1000多家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對全國1113個掛牌督戰村進行幫扶。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脫貧 貧困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