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哥們兒加油>焦點 焦點
快遞讓進了嗎?裝修開工了嗎?各地復蘇“最后一公里”為啥還差點?
“您好,快遞放門口了,一會兒您開門取一下。”4月1日,北京西花市南里南區社區,快遞員董利照在經過相關檢測核查后,開始了疫情發生以來的第一次入戶派件。
近日,北京市社區防控組下發《有序放開快遞、外賣人員進小區工作指南》,多數小區的派件業務正逐步恢復。董利照一邊清算著手中還未派送的件,一邊說,“現在居民不用再跑來跑去,我們的收入也慢慢恢復到正常水平。”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地多數小區已為入戶服務打開“門禁”。中央明確提出要求,讓服務業有序進小區,在民政部政策下,多地也相繼出臺細則并推動落地。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部分地區,裝修、家政等服務行業仍存在“入戶服務難”的情況。
“門禁”解封、掃碼入戶,多地入戶服務“歸位”
身為“網購達人”,成都市民劉女士經常一天內收好幾個快遞。疫情嚴控期間,她所在小區規定,所有快遞員不允許進小區派送,只能在大門外等待住戶自取。
“那時候一天要跑好幾趟。”劉女士說,由于不同快遞配送時間不同,個別還會有明確取件時間要求,她經常剛拿完回家又接到另一個取件通知。隨著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成都市有關部門于3月底發布通告,全面恢復城鎮居住小區等居住區域常態化管理。劉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快遞員可以把快遞放到小區內的統一代收點,取件不用再趕時間了。我又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買買買’了。”
除了允許進入小區,部分小區還恢復了送貨上門服務。
海南海口市民陳女士居住的龍華區交通局宿舍小區,屬于老式樓房,沒有電梯,自從配送員無法入戶后,住在6樓的她,每次寄快遞、拿外賣都要去小區門口。近日起,小區開始恢復對外開放,相關配送人員經過相關查驗后可送貨上門。陳女士的生活又慢慢恢復了往常的輕松便捷。
多地入戶服務逐步“歸位”,不僅讓居民的日常生活恢復便利,也讓服務行業從業者輕松不少。
“請您配合測試體溫并出示健康碼。”貴州花果園W1區門口,外賣員小王在兩項基礎檢查正常后,拿著兩份熱乎乎的美食,邊聯系客戶邊往單元樓方向趕去。
小王告訴記者,疫情嚴控時期,很多物業在防疫卡點處設置了外賣自取點。盡管可以滿足配送需求,但大量外賣集中取放,難免出現拿錯、拿漏現象。“每次配送都提心吊膽的,特別害怕客戶不滿意給差評。”回想那段時間的工作,小王用“忐忑”來形容。
小王說,現在平臺在下單頁面特別設置了“掛門把手”“放在在卡點處”等備注選項,讓客戶自行選擇服務類型。“恢復上門服務,大家都放心多了。”
“擺攤”式配送、裝修難上門,部分小區管控仍未“松綁”
盡管多地服務行業進小區的“門禁”正逐步解封,但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部分地區,快遞、外賣、裝修等服務人員,或仍被“拒之門外”,或“能進門不能上門”,社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仍未打通。
新疆烏魯木齊,已從事快遞工作7年的陳云,談起當前的工作狀況,長嘆一口氣,“我負責的區域大部分都不允許快遞員進小區,只能讓住戶來指定大門自取,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聯系不上客戶也不敢隨便放,萬一丟了件還要賠償。”陳云說,整日“守貨等客”導致工作時間無限延長,配送效率也大打折扣。
“我已經得兩個差評了。”前兩天,北京的大風天氣“坑”苦了外賣員小張,“好多小區雖然讓進大門但不能入戶,只讓放在門口的架子上。食物不像其他商品,放久了會影響口感。遇上這種大風天,一旦被吹掉地就沒法吃了。”無奈之下,小張只好在架子旁等待客戶來拿,一天下來,接單量大大減少,配送超時的投訴卻一增再增。
比起快遞、外賣等配送行業糾結能否到戶的“進階”問題,裝修、搬家等服務行業還陷在不能進小區的“初級階段”。
“我是2020年1月在北京大興德茂小區買的房子,現在已經4月了,一直不讓搬家,這種情況政府是不是要考慮一下解決辦法。”
“我住的秦皇島泰和家園還是不讓搬家、裝修工人進,這種情況到底要持續到什么時候?”
……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家裝工人至今無法進小區”成為各地網民留言提及最多的煩心事。據了解,出于“作業人員密集”“施工難免擾民”等因素考慮,多地裝修行業目前仍未全面復工。
“我們小區還是不讓工人進,問了物業好幾次,說是怕施工影響還沒開學的孩子在家學習。”在北京朝陽區華騰園購買了新房的吳女士,眼下正在為裝修的事苦惱。吳女士說,春節前工人已經改了水電砸了墻,本想著年后能盡快趕工,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三個月。
由于當前房子的租約即將到期,吳女士不得不再續租半年,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房租一個月5000元左右,房貸一個月1.35萬元,我這交著房貸還多付出將近4萬元的房租,愁死人了。”
社區方:不同小區情況不一,打通末端服務仍需時日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關系大眾日常生活的入戶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斷頭問題也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針對此次走訪中發現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多地社區工作人員。
北京西城區廣內街道西便門東里社區共有2950人、11棟居民樓。疫情發生后,為了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社區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快遞外賣不能再配送到家。“前期,社區的快遞全部投放在西門外的貨架上,每天少則300件,多則600余件。”西便門東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潘瑞鳳說,居民反映取件不便的同時,也會擔心快遞員進社區能否確保安全。“我們與負責轄區業務的快遞公司進行了對接,要求其指定1名快遞員并按照相關流程進行入戶申請。”潘瑞鳳說,下一步,社區準備再加裝1組智能快遞柜,為快遞安全有序投遞創造條件,最大限度滿足居民需求。
“目前,馬坡嶺街道依舊嚴把控制關卡,預計到其他省份無一例新增病例時,會考慮適當放寬相關要求。”湖南長沙市馬坡嶺東站社區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說,考慮到湖南4月初有一例境外輸入病例,社區防疫工作仍然不能松懈。
“讓快遞進小區,涉及物業、社區、業委會等多方責任。”新疆烏魯木齊的一名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防疫工作還不能松懈,每個小區的情況和能力不同,暫時還不能完全放開快遞進小區。”
社區防控安全要抓,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要滿足。各地是否能根據當地民情,盡快探索落實細則,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有序放開“剛需”服務業進小區,讓快遞、家政、維修、房屋中介等服務人員盡早能不打折扣地實現入戶服務,已備受公眾期待。(曾帆、池夢蕊、匡瀅、何萌、朱虹、樊歡迪、龍章榆、那衣)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