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2020年04月23日 14:20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消費已連續6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大幅下降。在疫情沖擊下,居民消費如何發力?如何用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要釋放消費潛力,做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擴大居民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這從供給端與需求端都提出了新要求。

一季度市場消費的明顯下降,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沖擊影響。但我國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并未消失,短期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發展趨勢。我國消費市場規模大、潛力足、韌性強的基本特點沒有改變,消費市場長期穩定增長與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隨著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費逐步釋放以及市場供給結構持續優化,我國消費市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首先,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體現在“盤子”足夠大。多年來,國內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抗沖擊和抗風險能力也在不斷增強。2019年,零售市場規模超過40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內需特別是消費對于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作用更加明顯。

其次,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體現在市場潛力上。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鄉村市場蘊藏較大潛力,是我國消費市場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撐。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消費升級趨勢也在進一步加快,隨著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的培育壯大,消費將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

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還體現在源源不斷的市場創新上。從供給方式看,應對疫情催生并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我國新型消費與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人工智能、遠程辦公等逆勢發展。市場創新不但增加了優質供給,同樣蘊藏著不可低估的發展潛能。

近年來,隨著城鄉物流配送體系的不斷完善、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率日益提高,我國網絡零售規模穩步擴大,對零售市場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據測算,2019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萬億元,比2014年有統計以來增加2倍以上,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

下一步,既要保障吃穿用行基本消費,重振文化旅游與餐飲消費,穩住傳統消費與實物消費,又要培育升級新型消費,擴容提質服務消費,全面推廣健康消費,把疫情期間催生壯大的以網絡消費為代表的新消費潛力、動能釋放出來,使消費回補與擴大增量有機結合,不斷拓展消費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如此,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才能得到深耕和鞏固。(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本報評論員)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消費 市場 超大規模 優勢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思思96精品国产 | 亚洲综合日本一区 | 欧美丝袜中文更新 | 中国最大偷窥在线 | 亚洲综合色国产综合 | 色老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