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癌癥既要治更要防,專家呼吁9-14歲女生盡早接種宮頸癌疫苗

2020年04月18日 12:32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李木元 劉暢)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是“防治共同行動”。4月17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趙方輝教授在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作為預防傳染病的主要措施,疫苗對于癌癥的預防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乙肝和宮頸癌為例,這兩大癌癥已經被證實可以通過疫苗接種得到有效預防,但由于各種認知誤區,我國疫苗接種的現狀并不樂觀,亟需提高大眾對于疫苗接種的正確認知,提升我國整體免疫水平,為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筑起健康屏障。”

今年3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癌癥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識要點》明確指出,癌癥是可以預防的,通過保持個人衛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種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關的細菌和病毒,從而預防癌癥的發生。自新冠疫情之后,國民對疫苗的關注度得到了空前提高,但同時,大眾在疫苗接種方面還存在諸如“一次接種,終身獲益”、“兒童沒有接種的必要”等很多認知誤區。


慢性乙肝很難治愈,但很容易預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老齡化,我國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以肝癌為例,中國的肝細胞癌就占世界肝細胞癌的50%病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中國肝癌的主要病因,約85%的肝細胞癌患者攜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標志。

慢乙肝雖然很難治愈,但是很好控制、預防。迄今為止,接種乙肝疫苗仍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我國在新生兒及兒童乙肝免疫接種方面取得了矚目成就,低齡幼兒發病率很低[1],但20-40歲的中青年乙肝發病率相對較高,相關研究顯示:5歲以下的低齡兒童發病率很低;但兒童和青少年隨著年齡增長,乙肝發病率有所遞增。

“WHO提出了‘2030年消除慢性乙型肝炎’的目標,而乙肝疫苗的普及,將是達到這個目標非常重要的手段。2018年有數據顯示,在1-29歲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只有2.64%,5歲以下的兒童當中是0.32%,這個數據背后是我們不斷強化乙肝疫苗接種及普及工作的表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許潔教授表示:“現階段我國免疫策略是保持新生兒優先接種乙肝疫苗,同時在兒童當中進行查漏補種,并且把目光放到了成年人身上。考慮到我們國家慢性乙肝的流行率實際上仍然比較高,提升公眾對于成人免疫的正確認知十分必要。”


宮頸癌疫苗當務之急:9-14歲女生盡早接種!

作為高發惡性腫瘤,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國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居于第一位,然而很多人對于宮頸癌的發病率及危害性缺乏正確認識,同時還有很多人對宮頸癌疫苗存在諸多認知誤區。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十分常見,有正常性行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至少一種型別HPV的幾率達80%,HPV持續感染可造成宮頸病變,甚至發展成為宮頸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立場文件明確指出將9-14歲未發生性行為的女孩作為首要接種對象,免疫接種策略應優先保證該人群的高接種率。接種三劑之后,HPV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免疫應答在9-15歲女童最高。然而,家長讓女兒接種HPV疫苗的意愿非常低,數據顯示,僅26.7%-36.7%的家長愿意讓孩子接種宮頸癌疫苗,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需要接種疫苗,這也意味著家長的認知將有可能讓孩子錯過最佳的疫苗接種時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喬友林教授表示:“高危型HPV-16和HPV-18是全球最常見的HPV基因型,約占所有侵襲性宮頸癌病例的70%以上。目前我國已上市的三種宮頸癌(二價、四價、九價)疫苗在免疫原性,預防16型、18型HPV相關宮頸癌的效力和效果方面無差別,都可預防大多數的宮頸癌,其中進口二價疫苗采用了創新佐劑系統,能夠提高免疫預防的效果,產生比較高的抗體。預防宮頸癌,年齡越小、越早接種越好,當務之急是,家長應改變認知,盡早為適齡孩子接種宮頸癌疫苗,盡早受益。”

疫苗接種并非某一群體的專利,對于兒童和成人來說同等重要。盡早接種、盡早獲益,做好癌癥防治的“防”,不僅是為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社會健康負責,趙方輝教授呼吁,希望大眾正確認識疫苗接種,堅持防治并重,從源頭預防癌癥的發生。

編輯:劉暢

關鍵詞:疫苗 接種 宮頸癌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AV | 自拍中文本土欧美色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色多多99在线热播视频 | 偷窥国产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