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萬眾一心戰疫必勝>委員在疫線 委員在疫線
讓貧困戶早日走上致富路
——山東濰坊市政協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小記
人民政協網山東3月25日電(記者 張文敬 通訊員 張耀才 張璇)“依托這個蘋果示范基地,建立起‘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合作社+貧困村’的運作模式,使貧困戶變成了拿苗木轉讓資金、領企業扶貧分紅、掙打工薪金的‘三金’農民。”
說這話的是山東省濰坊市政協委員劉淑剛。他20年如一日精心經營“矮化蘋果示范基地”扶貧項目,每年給8個村的果農分紅達19.2萬元。
如今在濰坊,和劉淑剛一樣的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干部有很多。市政協充分發揮優勢,積極組織引領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傾情參與、傾力奉獻,為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產業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市政協副主席劉樹亮在考察調研所包靠的青州市邵莊鎮范家林村之后,幫助該村協調對接了中藥材種植項目、地熱開發項目以及水利項目,推動該村由被動“輸血”變為主動“造血”。
市政協機關選派到基層的多名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當地干部群眾一起找路子、想法子、出點子,幫助當地擺脫貧困現狀。二級調研員王詠詩是安丘市金冢子鎮鄉村振興服務隊的隊長,他協調多方,引進了濰坊科創漿紙工程有限公司建設林果基地,幫助北南戈莊流轉村集體土地82畝,村集體每年固定增收5.56萬元。在王詠詩的幫助下,30名村民解決了就業問題,每人增加工資性收入1.5萬元。
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鄭公街道后柿子園村是市政協機關重點幫扶的貧困村。市政協秘書科科長黃擁軍任村“第一書記”后,積極向上匯報爭取項目和資金,在市政協機關領導協調下,為該村爭取到財政資金247萬元,用于基礎設施改善和村莊綠化美化,駐村半年時間就為村里修了2000多米水泥路、新鋪1900米柏油路。現在,健身廣場、口袋公園、村內綠化的施工都已經開始,后柿子園村的面貌正發生可喜的變化。
今年的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市政協常委、民革濰坊市委會主委李向云圍繞脫貧攻堅提交了大會發言和提案。會前,她帶領民革濰坊市委會調研組,先后到臨朐、青州、安丘、昌邑等地實地調研,針對存在問題,在《關于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建議》的提案中提出要規劃銜接、政策銜接、投入銜接等。對此,市委書記惠新安作出批示,要求深入研究,形成脫貧攻堅“升級版”意見,確保打贏打勝脫貧攻堅戰。
市政協充分發揮全國政協信息聯系點的優勢,及時收集反映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去年以來,收到有關脫貧攻堅的社情民意信息44篇,內容涉及扶貧政策細化調整、扶貧項目優化落實、扶貧成果鞏固提升等。
除了蘋果示范基地,劉淑剛還在諸城建立了中科院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大龍灣獼猴桃基地、竹山農業基地,發展了竹山旅游景區項目,持續帶動農民致富。據悉,僅竹山旅游景區項目就提供固定崗位200多個、季節性崗位500多個,帶動了周邊20多個村莊發展,參與的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近2萬元。
市政協委員劉亭創辦了臨朐龍瑞苗木專業合作社,籌集400萬元積極發展產業扶貧項目,帶領張佩環村11戶20名貧困人口脫貧,張佩環村退出了省定扶貧工作重點村,順利完成脫貧。
“各級幫扶人員要切實擔起責任,因地制宜制定幫扶措施,確保貧困戶早日走上致富道路。”年初,市政協主席蘇立科在走訪慰問濰城區于河街道陳平家村貧困戶時說。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