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重見田子坊,做個快樂的文藝青年
剛剛過去的星期六是上海田子坊恢復開放的首個周末,僅一個上午,田子坊景區就接待了近千名游客。景區內店鋪的復工情況已經達到八成,除去餐飲,只有零星幾家店鋪還未開張。安保人員告訴記者,自3月18日重開以來,田子坊只開放2號口作為景區唯一的入口。考慮到是開放后首個周末,特意將入口全部開放,“沒想到還是有那么多人,大家都憋太久了”。
來自英國的勞倫家住附近,來中國三年了,田子坊一直是她周末聚會的好去處。除向工作人員出示隨申碼及門票預約碼,并測量體溫,勞倫還需要在外國人士登記單上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我并不覺得麻煩,相反這么做讓我覺得很安全。”勞倫笑著說,這里依舊洋溢著她熱愛的那股“中國味兒”。
越來越多消費者走了進來,讓田子坊里的文創產業萌發出新的生機。“開了好,開了就有收入,就有希望。”XMJ Photography店長說。上午她以1500元的價格成交了一幅攝影照片。她說,雖然營業額和之前不能比,但至少有顧客走進走出,也會買些拼圖、明信片之類的衍生小物件,這些細碎的收入讓她看到了曙光。
此前一個月的停擺,無疑是所有商家經歷過的最凜冽的寒冬。然而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這一個月,我也沒閑著。”疫情期間,陶藝師蔣師傅整日待在逸飛陶藝工作室的小閣樓里,踏著自己的節奏,思考、鉆研、設計、燒制陶瓷坯。在屬于蔣師傅的小工作室,擺了一屋子各式各樣的陶瓷坯,但蔣師傅還是不滿足:“要想將這種非遺文化傳承下去,最講究的就是藝術和創新。”
店里的顧客陳女士非常看好文化類產品的未來,“中國人會更加靜下心來,更加專注精神層面。等疫情散去,恢復以往的平靜,這些文化相關的物件非常有可能立刻流行起來。”
無獨有偶,夏侯文青瓷藝術館也在努力走上正軌。門店負責人連慧珍介紹,此前他們就有線上接單的服務,為一些企業定制獨一無二的青瓷燒制。實體店未開放的這段時間,他們的線上工作并未停止,“盡管銷量還是受到疫情影響,但還是聊勝于無”。
在田子坊的墻上,張貼著“免租”的海報:動漫人物拿著印有“免租”的大紅紙,豎起大拇指,并配字:“抱團取暖”。
2月初《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對外發布,上海國有企業對中小企業免收今年2月、3月房屋租金。這個給力的政策讓不少店家松了一口氣:“大家生意都難做,這個政策確實幫我們解決了拿不出錢的燃眉之急。”
最近,上海文創企業再次等來好消息:首期規模暫定10億元的“文創保”專項貸款產品3月20日正式發布,解決了不少中小微文創企業的經營難題。除了推出“文創保”,還將成立線下的服務工作站,并逐漸建立長效機制,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不斷完善面向中小微文創企業的文化金融服務體系。
得知這一消息的茶器文創店店長梁柯看到了希望,“希望我的小店越開越大、越開越多,讓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茶器能夠更大范圍傳播出去”。
編輯:楊嵐
關鍵詞:田子 子坊 重見 坊,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