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張洪春: 同樣戰斗,不同戰場!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付振強)“中醫藥診療方案的關鍵問題,是要搞清楚疾病癥候學特征與轉變規律。”
“建議方案中增加一批有效的中成藥,如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痰熱清、喜炎平、血必凈、參附注射液等。”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正式公布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辦公樓晚上一直亮著燈。這里是新冠肺炎“中醫治療方案”正式敲定的地方,也是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保健醫療部主任、中醫部主任張洪春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特殊時期,政協委員交出的作業也“特殊”。張洪春告訴記者,他的特殊作業是助力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全程參與,越早越好”。“沒能到武漢去,依然要在不同的‘戰場’上扛起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政治責任。”
“疫”路當前為“中醫力量”發聲
疫情初期,中醫藥在抗疫中只是“參與者”,并非“主力軍”。如何及時讓中醫藥發揮應有作用?怎樣實現中西醫協同治療?張洪春從年前就鉚足了勁兒:一定要盡早找出答案。
中醫保健助力航天英雄飛天,青睞拔罐讓奧運冠軍走紅……植根于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中醫藥憑借在治未病中的關鍵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引導作用,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可。
“中醫強調辨證施治,根據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確定相應治療方法,在疫情期間的治療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應及早讓中醫藥全程參與疫情防治!”這是張洪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重復率最高的一句話。
研究巡診、查房情況,分析當地醫療救治人員實際經驗,同專家組顧問交流溝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依托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的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抵達武漢后,張洪春等專家經常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會議室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有時為規范方案表述,一個詞就能討論到后半夜。“希望能不斷優化新冠肺炎診療中醫方案,讓中醫藥發揮更大作用。”
“新冠肺炎屬于中醫疫病范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1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第四版診療方案。張洪春對中西醫臨床癥狀的梳理總結和對新冠肺炎中醫病因病機的分析被部分采納。盡管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松,“政協委員,就應挑起履職盡責的擔子!”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1400萬武漢人被卷入這場疫情旋渦。“現在疫苗尚未研制成功,全方位嚴密隔離措施必不可少,必須關注防控邊角盲區、查找存在的問題……”1月28日,張洪春認真搜集、整理、研究武漢疫情防控形勢后,在委員履職平臺向全國政協辦公廳緊急提交了一份建議。
在這份建議中,張洪春提了三點建議,其中著重提到了實行中西醫結合的具體方式。“對輕癥患者要進行中醫辨證施治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治療,對重癥患者可給予中藥注射液如痰熱清、喜炎平等治療肺炎有循證證據的藥物。讓中醫真正在疫區發揮作用!”
“第二戰場”爭分奪秒戰疫情
“感謝晁恩祥、張洪春等老師們為兩位病人進行會診,給我們提了很好的建議。”
“我們會繼續觀察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的療效。我也會保護好自己,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
1月31日下午,中日友好醫院在線遠程指導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部署實施治療方案。前方團隊緊急提出會診,后方醫療專家隨叫隨到,一場場生命接力在這里緊張進行。一問一答,將信息凝聚成信心,把牽掛化為行動,時間已過去了2個多小時。這是張洪春近期遠程會診工作的常態。
“對每個病區選派1-2名中醫藥人員參加醫療救治,并根據疾病不同階段提出相應治則治法。”
“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也要盡量保障普通門診有條不紊運行。”
……
張洪春告訴記者,疫情暴發以來,他時刻與武漢地區醫務人員保持溝通,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24小時通訊暢通,全天候疫情防控備戰,他開啟了隨時通過手機接收各地問詢的“會診模式”。
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驗著政協委員的履職水平和能力。張洪春坦言,身為一名醫衛界政協委員,“疫”不容辭。
去年一年,張洪春的履職調研“日記”上寫滿了關鍵詞“中醫藥”。在兩會提案中,其中一則《關于加強西醫師使用中成藥的培訓、考核和管理的提案》,倡導醫保控費、合理用藥,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一度引發行業熱議。
“疫情結束后,您對2020年的履職有何打算?”記者問道。
“疫情就是啟示錄,我正在寫一件提案!”張洪春告訴記者,他將以“促進中醫藥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形成制度化參與機制”為主題撰寫提案。“中醫藥大有可為,要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主動擔當,發揮作用,為老百姓生命健康護航!”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張洪 洪春 疫情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