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2020年度十大教育熱點前瞻

2020年03月19日 12:11 | 作者:周洪宇 邢歡 |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分享到: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將開啟新征程的一年。同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系統正在快速調整。那么,今年教育熱點有哪些?教育如何應對?

“年度十大教育熱點前瞻”是長江教育研究院每年年初對當年教育發展與改革形勢所作的前瞻性分析。自2016年首次推出以來,連續四年都較好地預測了當年的教育熱點。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將開啟新征程的一年。同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系統正在快速調整。長江教育研究院緊隨這一時代脈搏,梳理出2020年十大教育熱點。

停課不停學(教)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是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導致開學延期期間,教育部門和全國中小學、高校積極應對,通過開展線上課堂和指導、開放免費學習資源等多種方式,保障學生居家學習,為疫情后開學做好準備。

教育部近日協同其他相關部門積極部署“停課不停學”工作。首先,統籌開放已有學習資源,針對中小學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專用電視頻道,免費提供教材電子版,部分省份向全國免費開放網絡學習平臺等;針對高校免費開放全部優質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等,結合教師線上指導保障課程學習。其次,在線上課程學習之外,提倡學生進行自主的、廣義的學習,加強防疫、公共安全、心理健康等知識的學習,加強體育鍛煉,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另外,大力保障學生在線學習條件,尤其是保障農村和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需要。

“停課不停學”是我國教育系統一場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為此,教育系統對在線教育、自主學習、信息化時代的教育公平等多個重要問題進行了反思和討論。這些必將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大規模在線教育社會實踐

本次疫情期間大規模的在線教育,是對我國近年來大力發展在線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果的深刻考驗。

經過多年的建設,我國已形成較完善的網絡教育資源服務體系,教師、學生信息技術素養不斷提升。2012年“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從國外引入后,激發了一次在線教育建設的高潮。2019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擴大優質資源供給,構建扶持政策體系,形成多元管理服務格局。雖然已有一定基礎,但本次疫情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并非常規在線教育,所有課程長期的在線教學、教師的在線教學準備不足,學生家庭網絡條件不等,都給在線教育帶來了嚴峻挑戰。本次大規模在線教育不僅是教育系統內的教育方式問題,而且激發了全社會的廣泛討論。

本次實踐檢驗了我國在線教育的建設成果、所暴露的問題,必將引導疫情后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建設,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

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是在各類學校和全社會普及公共衛生預防和應對知識,中小學是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的重點。要培養學生的公共衛生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啟發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社會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預防公共衛生問題的發生。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我國公共衛生的隱患,警示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有待加強。2007年教育部曾頒布《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對各類公共安全事件,包括公共衛生事件的教育都提出了分年級的針對性意見,要求學校將公共安全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本次疫情暴發后,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迅速通過了《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公共衛生安全問題頻發,帶來的風險極大,且極易釀成世界性問題。我們必須在全社會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教育,塑造良好的生態觀念,形成和諧的生態系統,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盡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護人類社會的健康安全。

教育系統應急管理

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是教育系統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進行的一系列預防工作和應對措施,包括制定應急管理規劃、進行應急管理制度建設、防范突發公共事件、加強應對能力建設等。

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是整個國家應急管理系統的一部分。2003年抗擊“非典”之后,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著手制定各部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教育部于2005年頒布實施《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2006年國務院頒布《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學校等基層單位加強應急能力、機制的建設。2007年,我國頒布了《突發事件應對法》,教育部據此于2010年成立了教育部應急管理咨詢專家組。2018年,國務院專門設置了應急管理部,教育部與應急管理部等多部門在諸多教育問題上進行聯合治理。按照剛剛頒布的《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成員包括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

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是關系我國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大事,經過此次疫情,教育系統應急管理應進一步加強。

高質量打贏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

高質量打贏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是在貧困地區大力實施教育扶貧工程,通過學生資助、師資保障、校園建設等措施,確保貧困家庭子女在各個階段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消除貧困,促進共同富裕。

消除貧困、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實現了大規模減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措施。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要“著力實施教育脫貧”。國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8年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著力聚焦深度貧困攻堅難點。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之一,其中推進教育精準脫貧是完成任務的重要方式。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之年,高質量打贏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必將推進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為進一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

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是指秉持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理念,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搭建各級各類學校銜接融通的“立交橋”。

終身學習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公民的一項權利。20世紀70年代,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國際上興起。改革開放后,我國也逐步開始發展終身教育。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應大力發展終身教育,1995年《教育法》規定國家要“建立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為貫徹落實這一點,1999年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終身學習體系”。進入21世紀后,我國終身教育加速發展。黨的十六大指出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要求“構建終身教育體系”。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將“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作為戰略目標。國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形成更加適應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

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的建成,必將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實質性推進評價體系改革

實質性推進評價體系改革,是要克服“五唯”頑瘴痼疾,以評價促發展,為人才的成長提供健康的環境。

科學合理的教育評價和人才評價是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保障。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將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作為人才培養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并提出進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考試招生制度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啟動改革試點。同時,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頒布多項人才評價改革意見,要求形成“以科學分類為基礎”的“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并強調教師評價必須“堅持立德樹人”,把教書育人作為評價的核心內容。2020年初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啟動“強基計劃”,進一步落實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新高考改革正全面推進,破“五唯”各項行動也在陸續開展。建立健全科學多樣的評價體系,必將促進我國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

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是在明確中小學教師特殊地位的基礎上,依法保證中小學教師工資水平,優化薪酬體系,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完善優秀教師表彰獎勵制度,改善教師工作、生活條件,以吸引優秀人才從教,使教師成為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職業。

提高教師待遇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方面。1993年我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并逐步提高”,并對中小學教師的津貼和退休金給予特別規定。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要求繼續“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以吸引優秀人才從教。2012年《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切實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和待遇”。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專門要求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重申不斷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尤其強調“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

提高中小學教師待遇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必須建立相匹配的待遇體系,吸引高素質的人才從教,激勵教師不斷追求專業、創新。

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要堅決將教育發展放在第一位,全面執行教育優先發展的法律政策,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教育,在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深刻認識到教育對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1992年黨的十四大首次正式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要“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資體制,增加教育經費”,以確保教育優先發展。1995年,“國家保障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寫入《教育法》。自提出以來,我國著力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尤其是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經費投入機制。2012年我國首次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強調“堅持優先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教育現代化投入支撐體系。

擴大教育經費投入是落實教育戰略地位的關鍵,必須不斷健全保證財政教育投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優化教育經費結構,保障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增長。

編制“十四五”教育規劃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將是“十四五”期間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是我國國家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國自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始第一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迄今即將完成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教育事業自“八五”時期起,開始單獨進行規劃,稱為“全國教育事業第八個五年計劃”。隨著我國向市場經濟的重大轉型,“十一五”期間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稱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并自此以此形式命名每五年的教育規劃。2019年《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高度肯定規劃的意義。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必須在保障圓滿完成“十三五”任務的同時,評估“十三五”時期教育成就,在此基礎上科學編制“十四五”教育規劃,為下一階段的教育發展描繪藍圖。

(周洪宇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范大學教授,邢歡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講師、長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9日第6版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教育 學習 應急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日本国产性爱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专区动漫专区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亚洲一级淫片在线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