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民政部: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6.9億元,大約3100萬人受益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李澤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3月1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強化疫情防控期間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情況。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在近期印發的《通知》中也明確要求各地密切關注物價變動的情況,達到規定條件的,及時啟動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并且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適當提高補貼標準。
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的啟動主要由地方確定,中央目前規定了兩個條件:一個條件是當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就是CPI的單月同比漲幅達到3.5%的時候。另外一個條件是CPI當中食品類的價格單月同比漲幅達到6%,這兩個條件只要滿足一個條件就可以啟動。當然地方也進一步做了細化。當物價上漲達到剛才我提到的條件之后,就啟動聯動機制,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等到價格回落了、平穩了就停止發放。所以,價格臨時補貼是按月發放的。當物價長期高位運行的時候,就要調整低保標準,使低保標準能夠消化物價上漲的因素。
2019年,因為豬肉引發的其他食品類價格上漲比較快,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啟動了價格聯動機制,全年一共為困難群眾發放的價格臨時補貼是78.9億元。疫情防控期間,特別是疊加了春節的因素,食品類價格仍然是在高位運行。所以,2020年之后各地聯動機制繼續啟動。我們初步統計,今年1-2月份,各地共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6.9億元,大約3100萬人受益。其中,湖北僅1月份就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9億元,188.9萬人受益。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價格 發放 補貼 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