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財經觀察:疫情掀動全球金融市場波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財經觀察:疫情掀動全球金融市場波瀾
新華社記者劉亞南 劉春燕 羅婧婧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7日確認,新冠肺炎全球確診病例數已突破10萬。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國迅速擴散加劇了投資者恐慌情緒,掀動全球金融市場波瀾。專家認為,短期內疫情仍可能不斷攪動市場,但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較低。
受疫情影響,全球主要股市近期遭遇重挫。美國方面,自2月21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公布美國境內首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紐約股市接連暴跌。截至3月6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比2月21日下跌10.79%,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10.9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0.45%。本周,標普500指數更是連續4個交易日出現至少2%的波動,是自2011年夏季以來持續最長的一次。
歐洲股市也未能幸免。一個月來,歐洲三大股指震蕩下行。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本月6日收盤與2月6日比分別下跌13.9%、14.9%和15.0%。
亞洲方面,東京股市上演過山車行情。受投資者看好中國政府抗擊疫情舉措等因素提振,2月4日至6日東京股市一度連續上漲,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3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過900點。但2月下旬以來,美股劇烈震蕩波及東京股市。本月6日,日經股指收盤與2月6日比已下跌3100多點,跌幅超過13%。
石油市場同樣經歷劇烈波動。由于擔心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進而導致原油需求萎縮,國際油價年初以來一度下跌20%以上。此后因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現和歐佩克擴大減產的努力,油價顯著回升。但隨后疫情在全球范圍擴散將油價拖入更低區域,主要產油國未能達成減產協議令油價本月6日暴跌約10%。
此外,由于投資者避險情緒增加,風險資產被大量拋售,避險資產需求大幅升溫。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創歷史新低,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價一個月內上漲6.5%。
疫情固然是近期金融市場動蕩的直接誘因,但市場之所以表現得如此脆弱,根本原因還在于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政策空間受限、前期市場估值偏高等因素。在這種背景下,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很容易被觸發。
疫情暴發前,全球經濟已然增長乏力,貿易緊張局勢以及英國“脫歐”等令增長前景大打折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19年7月和10月、2020年1月連續3次下調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3.3%。隨著疫情迅速蔓延,2月下旬,IMF將這一預測值進一步下調至3.2%。
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馬來西亞等國央行相繼打開降息通道。但專家指出,當前全球總體利率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一些經濟體央行甚至持續維持負利率,降息空間和邊際效應越來越小。
研判市場未來走勢,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疫情短期內仍是市場變化的關鍵變量。
國際清算銀行貨幣經濟部負責人克勞迪奧·博里奧說:“有一點是肯定的,新冠病毒的相關新聞和官方的應對政策會繼續左右市場。”
盡管疫情仍可能在短期內不斷攪動金融市場,但各界普遍認為,疫情不太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美國《哈佛商業評論》近日刊文指出,近期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有誤導性,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風險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抗疫態勢向好增強了市場信心。正如美聯社所說,中國新冠肺炎病例減少,給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帶來了希望。
從中長期來看,全球金融市場走勢仍舊存在較多變數,這與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和投資者信心密切相關。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問題,是擺在各國決策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完)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疫情 全球 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