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細菌戰受害者后代:還原真實的歷史現場 為無名者正名
中新網衢州3月5日電(記者 周禹龍)看完《瘟疫與防疫:歷史之假與現實之假的魔幻交替》這篇訪談文章,吳建平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文章里面表述:“侵華日軍的鼠疫戰是建構的,并不是歷史的真實”“盡管在十多年前,中國的細菌戰官司在日本打贏了,但對我來說,所有的證據都經不住推敲”“揭開此事的真相,對中國人來講是蠻痛苦的一件事情”……
“這篇文章傷害了細菌戰受害者后代的感情?!?日,面對記者采訪,吳建平很是激動,反復強調,“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必須予以回應,以正視聽?!?/p>
吳建平是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館長,也是細菌戰鼠疫受害者后代。
“前輩用苦難與勇氣,建起了紀念碑和展覽館,我身為后代,就有責任去不斷疾呼、大聲講述?!眳墙ㄆ教寡詿o法接受歷史被人“歪曲”,“我要敘述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歷史現場,為無名者正名,替無言者發聲?!?/p>
讓我們將時間的輪盤回撥到1940年10月4日。當天上午9時許,一架日軍飛機侵入衢州城區上空旋轉一圈后,迅速俯沖低空飛行,在城內人口最為密集的水亭門街區一帶,來回播撒麥粒、粟米、麥麩、碎布片、帶鼠疫桿菌的跳蚤等物品。
住在羅漢井的居民在天井中的金魚池里發現,水面上浮著一層密集的跳蚤。隨后出現大量自斃死鼠。很快,羅漢井、柴家巷等地陸續有居民突發疾病身亡,經本地衛生院和軍政部醫療人員診斷為腺鼠疫,送檢的空投物也被發現了夾雜帶有鼠疫桿菌的跳蚤。
衢州地區的人間鼠疫自此蔓延。吳建平的家人當時也在衢州。1941年春,吳建平幼小的叔叔和姑媽死于日軍制造的鼠疫。吳建平說,這段歷史被民國時期的衢州地方報紙報道過,曾任衢州市衛生防疫站站長的邱明軒醫師在調查衢州細菌戰歷史時,正是憑借當年報紙上的報道,找到了吳建平的父親。
2001年初,吳建平父親前往日本東京,作為衢州的細菌戰鼠疫親歷者出庭,官司敗訴后,他同衢州市原告代表楊大方,細菌戰調查者邱明軒等一道,在當時衢縣縣城遭受日軍飛機投下鼠疫跳蚤的舊址上,建起了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
“2019年,我們展覽館接待參觀者超過4萬人次,是市民群眾最常來的地方?!眳墙ㄆ奖硎?,現在每年的清明節、抗戰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等重大節日,展覽館都會舉辦紀念活動。
“這里陳列的一切,都在時刻提醒我們不忘歷史。我不希望大家銘記仇恨,但必須要牢記真實的歷史,由此催生出發奮圖強的強大動力。”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徐天經常帶學生到館內參觀,他告訴記者,無論是剛入學的大一新生,還是年輕黨員教師,他們都會在這里久久陷入沉思。
事實上,1940年的鼠疫戰只是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的開始。兩年后的夏天,為了對營救過美軍杜立特突襲者的衢州軍民實施報復,奪取浙贛鐵路,破壞機場,制造恐怖的無人區,日軍發動浙贛戰役,并在撤退時在地面播撒鼠疫、炭疽、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等惡疫。
面對不實言論,在吳建平看來,自己身上所背負的不但是個人的受難史,也是整個民族的受難史。現在如果連受害者也沉默的話,那么真相將永遠沉沒。
其實衢州只是一個縮影??箲鹌陂g,日軍曾在此多次施放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相關數據顯示,浙江7個市近30個縣受到了細菌戰的荼毒,死亡人數約6萬人,受傷人數數十萬人,其中衢州地區死亡人數最多,達到4萬人,金華地區也超過了4千人。
“記住歷史,是為了不再讓錯誤重演,但如果對歷史無知,那么歷史隨時將會重演。”吳建平說,對于學者提出不同意見,我們應該引起重視,但學者發表意見必須有根據,隨便地扣上一頂帽子,比如“民族主義”,不但不利于推動細菌戰歷史研究的發展和進步,反而會傷害細菌戰受害者及后代的感情。(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細菌戰 衢州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