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畫好同心圓 建功新時代—議政江蘇>履職 履職
馬健委員:讓律師的法律服務融入“網格化”綜合治理
2018年,南京在全國率先成立網格學院,打造形成了體系健全、特色鮮明、成果豐碩的社會治理人才培育“南京模式”。發展至今,南京的網格化管理充分融入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已經在全市各區實現基本覆蓋,將公共服務通過網格化延伸到每個家庭,把城市管理、綜治維穩、安全生產、民生保障、社會服務、黨建工作落實到社會的最基本組成單元。
市政協委員馬健在今年的南京市兩會中,就“如何把律師的法律服務融入‘網格化’綜合治理,在全國打造‘無訟社區’的南京模式”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馬健告訴記者,律師法律服務作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是反映了社會安定的晴雨表,也是法治社會中社會公眾迫切需要的具體服務,對解決社會矛盾,開展法治宣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江蘇的律師隊伍有了快速增長,2019年11月已邁步成為全國第三個律師超三萬的省份,其中南京作為文教經濟強市,以保有七千多名社會律師數量,位列全省第一。律師服務納入網格化管理將成為有效利用律師資源,滿足群眾需要,化解社會矛盾的有力途徑,將切實響應中央提出的“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模式。
馬健在提案中建議,可以根據全市網格化的數量以及網格內居民的矛盾特征,由律協組織律師或實習律師以常駐或定點聯系人的方式接入社區網格內,打通法律服務到家門口的的最后一米通道;在社區內設立網格化調解工作室,建立法院的訴調中心和網格化調解工作室對接通道、信訪部門與網格化對接機制,與公安、交管部門建立網格內互動機制,盡力實現群眾矛盾不上交,及時通過網格內法律服務消化處理,在全國打造“無訟社區”的南京模式。(林璐)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