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2.3萬場文化活動解渴市民精神需求

2019年12月30日 14:56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2019年已近尾聲,遍布城鄉的市民文化活動正在抓緊最后幾天時間,高潮迭起,為持續了一年的熱鬧畫上休止符。僅在上周,持續了兩個月的通州運河文化節落下大幕,原創話劇《運河1935》為之呈上壓軸大戲;朝陽區43個街鄉的藝術能人齊聚一堂舉辦匯演,從該區全年基層文藝創作的500余作品中選出精品。作為年度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之一,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19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已通過歌唱北京、舞動北京、戲聚北京、藝韻北京、影像北京、閱讀北京共六大板塊,為市民送上2.3萬場精彩文化活動。

市民成為舞臺絕對主角

群眾演、演群眾、群眾看,是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品牌自2014年創立以來最大的特色,如今已形成“市民是主角,社會是主體,政府是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

從山東遠嫁到北京延慶的程朝霞如今是一位消防員的妻子,從小喜歡跳舞的她,曾夢想過有一天能以舞者的身份登上一個大舞臺。2019年,這個心愿在北京實現了。作為延慶文化館舞蹈隊的一員,她和眾多熱愛舞蹈的姐妹們一起,以一支傳承了延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舞蹈贏得了“舞動北京”舞蹈大賽的金獎。“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里,我感覺那個夢想越來越清晰,站在決賽舞臺上的時候心臟都在狂跳。”她說。

能夠承載藝術夢想的舞臺,很多、很大。朝陽區大屯街道芊紅舞蹈隊的隊員們在2019年有了一次終生難忘的“舞臺”經歷。國慶節當晚,舞蹈隊的大部分隊員都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聯歡活動。團長李平回憶,“那一晚,我們跳啊、唱啊,跳了近20支舞,不知疲倦。” 甚至,業余文藝愛好者還可以站在全國群眾文化的最高舞臺上釋放夢想。2019年,由北京市民創作、演出的音樂作品《鑼鼓巷》、舞蹈作品《流動的城市》、戲劇作品《改變自己》、曲藝作品《赤子歸心》代表北京參加全國第十八屆群星獎決賽。其中《赤子歸心》還摘得了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第十八屆群星獎。

六大板塊活動發揮“明星效應”

經過多年培育,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動已形成歌唱北京、舞動北京、戲聚北京、藝韻北京、影像北京、閱讀北京六大板塊,在這些板塊的“明星效應”帶動下,公共文化活動已形成市、區、街鄉、社區村四級聯動的服務之網。僅以國慶期間全市開展的游園、文藝演出、詩文朗誦、文化講座、書畫賞析、展覽展示等977項公共文化活動為例,由街鄉、社區村舉辦的文化活動占比達到58.2%,真正做到讓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

“閱讀北京”的重要活動之一、第三屆誦讀大賽就依托全市公共圖書館四級服務網絡,吸引了全市6歲至88歲眾多市民參與。從市區圖書館到社區圖書室,從線上小程序到街頭朗讀亭,從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的閱讀快閃到北京語言大學的讀詩分享會……熱愛閱讀,也愿意通過誦讀分享自己閱讀體會的人們讀出了2萬余篇作品,其中三成作品來自于市民的親筆創作。

廣受京城票友喜愛的“戲聚北京”北京市戲曲票友京劇大賽,年年會遭遇報名塞車。為了滿足各區票友的報名需要,比賽今年同時開放20個報名通道,吸引近萬票友參與其中。最終評出的年度“十大名票”,分別來自懷柔、房山、昌平、西城、海淀等8個區。

“互聯網+文化”整合資源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也早已告別單一的線下服務場景,“互聯網+文化”模式已成為京城公共文化服務的標配。

2019年,北京數字文化館平臺集中發力,通過網站、微博、微信開展全民藝術普及月系列文化活動,播放視頻3500萬次,吸引超過870萬人次觀看網絡直播,其服務半徑甚至已溢出北京影響到天津、河北等其他省市。

傳統節日,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高峰期,在“互聯網+文化”模式的推動下,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也在不斷提升。一年一度的“文化惠民逛廟會 歡歡喜喜過大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向首都市民發放30萬張春節廟會門票”文化活動正是以全年最大的節慶活動春節為契機,通過“互聯網+文化”方式,完成了一次多方文化資源整合的年度大禮。春節逛廟會,是北京市民和世界各地游客鐘愛的民俗體驗,2019年,廟會搶票活動吸引了476萬人次市民參與,換票率為87.98%,滿意度指數為99.09%。伴隨著市民參與廟會的熱情,龍潭廟會、廠甸廟會、千軍臺莊戶村幡會等重頭活動中,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廣泛傳承與傳播,使傳統文化價值深度嵌入到當今百姓的生活中。(記者 李洋)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市民 北京 文化活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中文字幕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色字幕网站 | 亚洲免费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