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朱鋒:以“東亞力量”呼應世界潮流
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前瞻
以“東亞力量”呼應世界潮流
作者:朱鋒(南京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即將于12月24日在成都舉行。中國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將在中國這座西南名城再度相聚,共同商談和規劃中日韓三邊合作的新議程。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三國領導人的此次會晤,不僅意義重大、更是責任重大。國際社會翹首期待2019年東亞峰會能夠及時展示三國團結與合作的“東亞力量”。
中日韓三國分別是亞洲經濟的前三強,在全球也分別排在第二、第三和第十一位。中日韓三國撐起的東亞經濟,更是已經開始媲美北美和西歐,成為全球經濟的三大中心之一。2018年,中日韓三國GDP總和,已經達到20.2萬億美元,與美國2018年GDP總額20.49萬億美元相比已經不相上下。2019年是中日韓東亞合作正式啟動20周年。這20年間,三國之間的貿易往來、產業投資、人文交流和游客人數都取得了重大進展。2018年,日本全年吸引外國游客超過3000萬人,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近年來雖然中韓因為“薩德問題”而使得中國訪韓游客人數下降,但2018年中韓人員往來仍然達到了947.1萬人次的規模。其中韓國來華419.3萬人次,中國內地居民赴韓527.8萬人次。截至2018年年底,韓國在華留學生約6.7萬名,中國在韓國留學生6萬人,均居對方國家留學生人數之首。韓國還開設有23家孔子學院和5家孔子課堂。
三國之間活躍的貿易往來,更是為全球化進程注入了空前活力。中國穩居日、韓最大貿易伙伴,日、韓兩國是中國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國。據日本財務省統計,2018年中日貿易總額達3537.7億美元,同比增長7.4%。日本對華出口占日本出口總額的19.5%;2018年日本從中國的進口達到1735.4億美元,占日本進口總額的23.2%,中國穩居日本最大的進口來源國。據我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韓雙邊貿易規模達到3134億美元,占韓國對外出口總額的近25%;中日韓三國關系在世界自由和開放的貿易進程中的地位不斷攀升。根據2019年4月世界貿易組織發表的全球貿易報告,2018年全球貿易總額達到39.34萬億美元。中日韓三國的貿易額占全球貿易總額20%。如果中日韓三邊自貿區能夠穩步推進,將給三國經濟帶來從產業結構互補、市場要素疊加以及加速東亞產業鏈和價值鏈升級的諸多利好因素。
美國政府發動貿易戰以來,嚴重干擾和打擊了全球和區域經濟穩定與正常發展的進程。中日韓三國都深受美國貿易戰的消極影響。2019年以來,韓國對外出口10個月連續下降,日本對外出口連續9個月下降。安倍政府已經在12月6日宣布了26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韓國的經濟形勢也下降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增速的最低點。雖然日美已經簽署了雙邊自貿協定,但韓美自貿協定還在談判進程中,韓國對美汽車出口面臨著特朗普政府加稅的壓力。尤為重要的是,中日韓三國都是全球經濟中重要的“外向型”經濟體,而美國對自由主義國際經濟秩序的挑戰和傷害,給三國經濟的未來都在帶來不確定性。近日,由于世界貿易組織仲裁機制被美國癱瘓,韓國不得不撤回了原本想要對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的商業仲裁案。事實上,穩定開放、公平和自由的國際經濟秩序、恢復世貿組織作為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和爭議裁決的權威多邊機制的功效,推動在貿易、經濟和科技全球治理能力建設過程中的各國共同發展,已經成為中日韓三邊合作重要的新動力。
2019年對中日韓關系來說,同樣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三國對改善和發展彼此關系的政治意愿和熱情都在明顯上升。三國精英高度意識到推進東亞合作進程對彼此國家發展、穩定和全球繁榮的重要意義;安倍首相在9月初的日本參議院會議上,多次提到改善日中關系的重要性,強調要將日中關系帶進“新時代”。憂的是韓日貿易爭議爆發,雙方取消了各自給對方的貿易優先待遇,日本甚至威脅要對韓國進行高科技半導體產品的出口限制。日本對華為5G技術和產品也公開采取了排斥的立場。在中美關系持續進入惡化的戰略競爭態勢之后,作為美國的軍事盟國,日韓在對華政策上的既要維系“經貿倚重”,又要保持“戰略距離”的“兩面性”做法,也表現得相當明顯。
然而,面對世界局勢發展的嚴峻性和各國內部發展出現的新壓力,中日韓三國合作的動因和內在活力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變得清晰和強勁。
首先,三國對于國際秩序的穩定和恢復自由、開放、多邊主義合作進程都具有共同利益。美國的挑戰不僅針對中國,同樣也指向日本和韓國。東亞作為全球經濟的三大重心之一,中日韓作為21世紀亞洲力量的代表,有責任通過中日韓首腦峰會,為全球秩序的穩定和向自由、開放進程的回歸,清晰而又堅定地發出“東亞聲音”。
其次,三國經濟合作的深入和有效離不開對一個穩定、開放和規則基礎上的地區秩序的建設和發展。美國政府所采取的強硬而又蠻橫的對華戰略對抗舉動,不利于東亞的穩定,更可能因為美國自身的印太戰略利益甚至綁架和犧牲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這需要喚起中日韓共同的政治和戰略警覺。
再次,東亞地區懸而未決的朝核問題和半島和平進程,更是無法離開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合作與協調。中俄兩國已經在聯合國提議在適當照顧朝鮮發展和安全利益的同時推進朝鮮的棄核進程,但美國仍然堅持只有朝鮮實質性棄核之后才能松動對朝鮮的制裁。此次三國領導人在成都會晤,是三國共同協商和協調對朝政策的重要契機。在實現半島無核化、務實推進半島和平進程的問題上,中日韓三國需要展示三國可以分享的戰略眼光和責任擔當。
總之,即將開始的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值得期待。安倍首相和文在寅總統在參加峰會之際來北京展開中日、中韓首腦會晤的安排,更將為三國合作延續首腦會晤發揮戰略引領作用的強大機制。21世紀亞洲的和平與繁榮,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呼喚中日韓三國的團結、合作與凝聚。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22日 08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三國 中日 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