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全國政協委員蔣穎: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從何而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承上啟下,對過去一年的經濟形勢做出研判,也明確了2020年的經濟發展規劃。會議強調高質量發展,指出要健全體制機制,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些要求,意味著制造業將圍繞規模效應和內生增長動力發展。
我認為,規模效應將來自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國已經具備區域經濟一體化基礎,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2018年貢獻了中國近一半的GDP。在這些城市群中,制造業集群已經初步形成,后續加碼優勢產業劃分和產業鏈協同,完全可以實現1+1〉2的效果。
我們也要注意到,內生增長動力意味著要聚焦技術創新和創新生態的建立。中國創新發展的基礎產業就是制造產業。當前,我國制造業處于數字化關鍵變革期,智能制造業和工業互聯網的結合以及5G與制造業結合,都會對制造業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化一定會促進商業模式主動或被動的轉變。因此,政府、企業和機構需要共同構建創新生態圈,為參與者提供足夠營養的土壤,讓不同企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編輯:秦云
關鍵詞:產業 集群 制造業 國際競爭 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